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领读指南|2025抑郁症国内外指南、共识概览
CCMTV 3152次浏览
2025-11-11

点击蓝字


图片

关注我们


艾司氯胺酮治疗抑郁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图片

文章来源:中华精神科杂志,2025, 58(06): 446-460.

摘要:艾司氯胺酮是一种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在多项临床试验中被证实对难治性或伴有急性自杀意念或行为的抑郁症患者具有快速抗抑郁疗效。作为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艾司氯胺酮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血压升高和镇静等不良反应,并需警惕其长期使用所面临的潜在的安全性问题。为规范其合理使用,在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抑郁障碍研究协作组与中国麻醉药品协会精神卫生分会的共同组织下,国内相关领域12位跨学科专家组成本共识专家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指南与专家共识、现有的实践经验及我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最终形成了13项针对艾司氯胺酮治疗抑郁症的共识意见,涉及使用人群选择、用药方案、疗效评估、不良反应管理等方面。本共识的制定有助于规范和指导艾司氯胺酮在临床使用中面临的相关问题。


老年期抑郁障碍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

图片

文章来源: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5,58(08):592-602.

摘要:老年期抑郁障碍是老年人中最为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其病因学、临床特征、评估诊断流程及治疗干预策略与成人抑郁症不尽相同,因此对规范化诊疗带来挑战。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老年精神医学学组专家在首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检索及德尔菲法调研,形成老年期抑郁障碍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共识。该共识涵盖了定义、流行病学特征与风险因素、临床特征、多维评估与诊断、治疗原则和策略以及康复预防管理,希望为我国老年期抑郁障碍规范化诊疗提供指导。


成人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临床管理专家共识

图片

文章来源:中华精神科杂志,2025,58(05):331-346.

摘要:自杀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目前对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临床诊疗和管理缺乏有针对性和全面规范的指导。本共识在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抑郁障碍研究协作组的组织下,经过14位精神科专家反复讨论及Delphi匿名调研,最终形成了12项临床问题及共识推荐意见,涉及自杀行为的评估与分级、治疗、随访管理等方面。对于所有推荐意见,遵循2023年加拿大情绪和焦虑治疗网络(The Canadian Network for Mood and Anxiety Treatments,CANMAT)成人抑郁障碍管理指南的循证要求,提供推荐强度和证据级别。希望该专家共识的普及有助于规范和指导中国成人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临床评估、治疗和管理。


围产期抑郁预防、筛查及治疗的循证

临床实践指南

图片

文章来源:Radoš SN,Ganho-Ávila A,Rodriguez-Muñoz MF,etal.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prevention, screening and treatment of peripartum depression. Br J Psychiatry. 2025 Jun 26:1-12.

摘要:围产期抑郁(Peripartum depression,PPD)定义为妊娠期或分娩后4周内的单相抑郁症(MDD)发作。PPD在危险因素、症状特征等方面不同于一般的MDD,且可持续至分娩后1年。针对PPD的临床管理,现有建议存在不一致。本研究旨在收集有关干预措施有效性的最新证据,并为预防、筛查和治疗产后抑郁症提供建议。


抑郁障碍的人际心理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图片

文章来源:骆艳丽,赵敏,王小平,洪武,等.抑郁障碍的人际心理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心理学通讯. 2025, 8(2): 84-92

摘要:人际心理治疗(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IPT)是一种限时且结构化的心理治疗,旨在通过改善人际功能来缓解抑郁症状。大量研究证据表明,IPT在抑郁障碍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且患者脱落率较低。为规范IPT在中国抑郁障碍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专家组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制定了本共识。由24位来自精神医学、心理治疗和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共识专家组,经系统性文献检索与证据整合后制定了本共识。共识确立了IPT治疗抑郁障碍的基本原则、标准化治疗流程和目标人群,依据现有临床证据形成分级推荐意见,并讨论了IPT的创新模式,旨在为中国临床心理工作者提供规范化操作指南,促进IPT在中国的广泛采用和实践,优化抑郁障碍心理治疗资源的配置。


江苏省抑郁症自杀快速干预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的专家共识

图片

文章来源: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5,35(02):147-151.

摘要:高自杀风险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快速干预治疗受到临床关注,但目前抑郁症自杀快速干预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尚无统一标准。本文由江苏省精神科质量控制中心组织专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伦理要求与管理规范,基于中国和江苏省精神医学领域抑郁症自杀快速干预的临床诊疗实践,编撰江苏省精神专科医院抑郁症自杀快速干预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的专家共识,为江苏省抑郁症自杀快速干预中心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


2025 ISBD专家组建议:难治性双相抑郁症

的定义

图片

文章来源:Vieta E, McIntyre RS, Suppes T, etal. Defining Treatment-Resistant Bipolar Depression: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ISBD Task Force. Bipolar Disord. 2025 Sep;27(6):411-423.

摘要:尽管已有获批的治疗方案,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双相障碍患者会出现难治性双相抑郁(TRBD)——其特征为抑郁症状持续存在,对标准治疗无应答。然而,目前尚未有公认的TRBD统一定义。本共识文件由国际双相障碍学会(ISBD)TRBD专题工作组制定,旨在提出标准化的TRBD定义,为临床试验、研究及治疗策略的开展提供依据。


2022年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

《儿童和青少年 抑郁症和自杀风险筛查推荐声明》解读

图片

文章来源:章琪,和申,李华. 2022年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和自杀风险筛查推荐声明》解读[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5): 1823-1830.

摘要: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USPSTF)于2022年在JAMA发布了《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和自杀风险筛查推荐声明》(以下简称USPSTF声明),并发布了最新证据报告和系统评价结果,建议对12~18岁的青少年进行抑郁症筛查。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USPSTF声明目前无法确定儿童和青少年自杀风险筛查的利弊。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USPSTF声明的内容进行解读,从抑郁症和自杀行为的概念、危险因素、筛查工具、早期筛查的利弊、治疗和干预及USPSTF声明对初级保健医护人员的指导价值等方面进行概述,旨在为医护人员对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和自杀风险筛查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编辑:张娜

发送
CCMTV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