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蒋书算教授:前列腺癌骨转移的MDT管理,可为患者带来生存期与生活质量双重获益
CCMTV肿瘤频道 3639次浏览
2025-11-09

前列腺癌骨转移是威胁男性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在中国,由于筛查体系尚不完善,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骨转移的发生不仅显著增加了骨相关事件(SREs)的风险,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也使其总体生存预后不容乐观。因此,如何构建科学、规范的全程管理体系,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此,特邀湖南省肿瘤医院蒋书算教授剖析中国当前的诊疗现状,并详细阐述了从早期诊断到全程治疗的综合管理策略,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清晰的实践指导,最终实现为患者带来生存期与生活质量双重获益的终极目标。


蒋书算
教授

湖南省肿瘤医院  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美国UC Davis访问学者
中国抗癌协会尿路上皮癌保器官保功能联盟主席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肾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专委会UTUC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全国青年委员
湖南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泌尿外科分会主委
湖南省老年医学会前列腺分会主委
湖南省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湖南省医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前列腺组委员
湖南省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机器人学组委员
中国中药协会男科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组长
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泌尿系疾病全病程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主攻泌尿生殖系肿瘤的微创治疗及功能保护。完成各类泌尿系手术超过10000例。
主持一项即保性神经的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新技术获得 2014-2015年度新技术二等奖并在“湖南日报”上刊登。
国内外发表20余篇学术文章,其中SCI 16篇。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发明国家级专利一项。
湖南省卫健委立功1次,嘉奖3次。中央组织部湖南省2019-2020年度援疆首席专家。
主持全球性或全国性大型临床研究130余项,其中多项为Leading PI,多项入组全球或者全国第一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疗现状与核心治疗原则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中国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1, 2]。骨骼是前列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超过80%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3]。由于我国尚未全面普及前列腺癌筛查,许多患者在初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并伴有骨转移[4]。骨转移不仅会引发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一系列SREs,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是导致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5, 6]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科室或单一疗法,而是演变为一个需要泌尿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骨科、核医学科及影像科等多学科协作(MDT)的综合管理过程[7]。其核心治疗原则是在积极进行全身性抗肿瘤治疗(如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化疗、新型内分泌治疗等)的基础上,同步实施针对骨转移的特异性治疗,以预防和延缓SREs的发生,从而实现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双重目标。

骨保护药物在骨转移综合管理中的核心角色

在众多骨保护药物中,地舒单抗作为一种靶向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在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综合管理中,对于维护骨骼健康和预防SREs发挥着关键作用。

前列腺癌骨转移虽然以成骨性病变为主,但其病理基础是成骨与溶骨过程的同步异常活跃。肿瘤细胞分泌的多种因子会刺激成骨细胞,而成骨细胞则会大量表达RANKL,后者与破骨细胞前体表面的RANK结合,促进破骨细胞的活化和骨吸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8, 9]。地舒单抗通过特异性结合并中和RANKL,从源头上阻断了这一通路的激活,有效抑制了破骨细胞介导的骨破坏[10]

临床研究证实,与对照组相比,地舒单抗在延迟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首次SRE发生时间上更具优势,可显著延迟首次SRE发生3.6个月,并将SREs风险降低18%[11]。其独特的皮下注射给药方式,也为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12]。基于其明确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在前列癌骨转移的综合管理中地舒单抗已获得国内外权威指南(如NCCN指南、CSCO指南)的一致高级别推荐[13, 14]

此外,RANKL通路不仅调节骨代谢,还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近期发表于Cancer Cell的一项转化医学研究[15]阐明了骨转移通过破骨细胞产生的骨桥蛋白(OPN),诱导骨外病灶形成免疫抑制的深层机制。该研究也进一步提出,对于存在骨转移的患者,免疫治疗的同时联合地舒单抗有助于逆转骨转移导致的骨外病灶免疫抑制,恢复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应答。这一突破性发现为临床全面提升骨转移这一“免疫难治人群”的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基础,也为骨转移患者真正获得高缓解、长生存提供了新生机。

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全程管理策略

为了最大程度地提升患者的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必须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实施系统化、全程化的管理策略。

1. 立即启动骨保护治疗,防患于未然

国内外权威指南均明确指出,前列腺癌患者一旦确诊骨转移,无论是否存在骨痛等症状,都应立即开始使用骨保护药物[13, 16]。临床数据显示,未使用骨保护药物的患者在确诊骨转移后的短期内SREs风险迅速上升,约半数患者在两年内会经历SREs[17]。早期、及时的干预是预防SREs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旨在将骨骼损伤的风险降至最低。

2.  强化早诊早治,把握干预先机

改善预后的核心在于早期发现。目前,对于tPSA≥10 ng/ml、Gleason评分≥8分或伴有骨痛的患者,临床上高度警惕骨转移风险,并推荐进行骨扫描等影像学检查[7]。然而,为了更早地识别潜在风险,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致力于开发更具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早期诊断标志物,例如通过液体活检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TC)或ctDNA,以及应用人工智能影像组学等新技术,力求在骨转移的“萌芽”阶段即实现精准发现和干预[18]

3. 规范化用药,确保治疗效果与安全

骨保护药物的疗效与其使用的规范性密切相关。首先,应选择已明确获批前列腺癌骨转移适应症的药物。其次,必须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和给药间隔,例如地舒单抗的推荐剂量为120mg每4周一次[12]。临床研究表明,长期、规律的用药是确保持续抑制骨吸收、有效降低SREs风险的保障[19]。对于患者普遍担心的颌骨坏死(ONJ)和低钙血症等不良反应,通过在治疗前进行口腔评估和处理、治疗期间保持口腔卫生、常规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预防性措施,其发生率可被有效控制在极低水平[20]

4. 探索创新联合治疗,追求协同增效

随着对骨转移微环境认识的深入,联合治疗成为提升疗效的新方向。骨转移微环境与全身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因此,积极探索骨保护药物(特别是地舒单抗)与新型疗法的联合应用具有重要价值。例如,与放射性核素药物(如镭-223、¹⁷⁷Lu-PSMA)的联合,可能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改善骨骼健康,研究显示联合地舒单抗可为患者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21]。此外,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联合,有望通过调节骨免疫微环境,打破免疫抑制,从而产生“1+1>2”的协同抗肿瘤效果[15]

5. 深化多学科协作(MDT),实现个体化全程管理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管理贯穿疾病始终,涉及多个临床学科。建立常态化的MDT诊疗机制,定期组织泌尿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骨科、影像科、核医学科、口腔科及康复科等专家进行病例讨论,是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的保障。通过MDT,可以为患者制定从早期诊断、治疗方案选择、疗效评估、不良反应管理到后期康复和心理支持的全程化、个体化治疗方案,真正实现从“治疗疾病”到“管理健康”的模式转变。

结语

前列腺癌骨转移是一个复杂且严峻的临床挑战,但通过积极、规范的综合管理策略,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未来的研究方向在于更早的诊断、更规范的治疗、更创新的联合方案以及更紧密的多学科协作。将地舒单抗等高效骨保护药物作为全程管理的核心环节,尽早启用并长期坚持,结合个体化的抗肿瘤治疗,必将为广大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 CA Cancer J Clin, 2021, 71(3): 209-249.
[2] 赫捷, 陈万青, 李霓, 等. 中国前列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北京)[J]. 中华肿瘤杂志, 2022, 44(1): 29-55.
[3] Gandaglia G, Karakiewicz PI, Briganti A, et al. Impact of the Site of Metastases on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J]. Eur Urol, 2015, 68(2): 325-334.
[4] 马春光, 叶定伟, 李长岭, 等. 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晚期一线内分泌治疗分析[J]. 中华外科杂志, 2008, 46(12): 921-925.
[5] Sathiakumar N, Delzell E, Morrisey MA, et al. Mortality following bone metastasis and skeletal-related events among men with prostate cancer: a population-based analysis of US Medicare beneficiaries, 1999-2006[J]. Prostate Cancer Prostatic Dis, 2011, 14(2): 177-183.
[6] Broder MS, Gutierrez B, Cherepanov D, et al. Burden of skeletal-related events in prostate cancer: unmet need in pain improvement[J]. Support Care Cancer, 2015, 23(1): 237-247.
[7] 南方护骨联盟前列腺癌骨转移专家组. 前列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J].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 17(3): 201-208.
[8] Zhang X. Interactions between cancer cells and bone microenvironment promote bone metastasis in prostate cancer [J]. Cancer Commun (Lond), 2019, 39(1): 76.
[9] Coleman RE, Croucher PI, Padhani AR, et al. Bone metastases[J]. Nat Rev Dis Primers, 2020, 6(1): 83.
[10] Body JJ, Casimiro S, Costa L. Targeting bone metastases in prostate cancer: improving clinical outcome[J]. Nat Rev Urol, 2015, 12(6): 340-356.
[11] Fizazi K, Carducci M, Smith M, et al. Denosumab versus zoledronic acid for treatment of bone metastases in men with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study[J]. Lancet, 2011, 377(9768): 813-822.
[12] 安加维®(地舒单抗注射液)说明书.
[13] Schaeffer EM, Srinivas S, An Y, et al.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prostate cancer (Version 1. 2023) [EB/OL].
[14]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2025[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5.
[15]Cheng JN, et al. Bone metastases diminish extraosseous response to checkpoint blockade immunotherapy through osteopontin-producing osteoclasts. Cancer Cell. 2025 Jun 9;43(6):1093-1107.e9. 
[16] Coleman R, Hadji P, Body JJ, et al. Bone health in cancer: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 Ann Oncol, 2020, 31(12): 1650-1663.
[17] Oster G, Lamerato L, Glass AG, et al. Natural history of skeletal-related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lung, or prostate cancer and metastases to bone: a 15-year study in two large US health systems[J]. Support Care Cancer, 2013, 21(12): 3279-3286.
[18] 中国抗癌协会男性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 前列腺癌全程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25, 47(7): 533-550.
[19] Stopeck AT, Fizazi K, Body JJ, et al. Safety of long-term denosumab therapy: results from the open label extension phase of two phase 3 studies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and prostate cancer[J]. Support Care Cancer, 2016, 24(1): 447-455.
[20] 何悦, 陈珩, 安金刚, 等.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21(4): 313.
[21] Saad F, Carles J, Gillessen S, et al. Radium-223 and concomitant therapies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an international, early access, open-label, single-arm phase 3b trial[J]. Lancet Oncol, 2016, 17(9): 1306-1316.



本平台致力于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丰富的医学信息。请注意,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也不应被用作诊疗指导。如果将这些信息用于非医学信息了解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此外,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赞同其描述和观点。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 END —

图片

CCMTV临床频道注册会员数据突破210万+,平均每日更新视频及资讯内容300余条,目前拥有医学视频数量10万+,累积时长达185万+分钟,致力于打造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专业服务平台。CCMTV药械营销推广覆盖开发期(上市前)、导入期(上市)、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通过CCMTV朱雀AI大模型,实现权威精准触达和智能反馈分析,助力药械推广进入数字化闭环营销时代。



发送
CCMTV肿瘤频道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