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2025 ESMO︱张力教授:中国创新ADC药物重塑肺癌治疗格局,骨转移规范化诊疗助力患者全程获益
肺癌之音 4141次浏览
2025-11-06
图片


引言




2025年10月17日-21日,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在德国柏林隆重召开,会议汇聚了全球顶尖肿瘤学专家,为推动学科发展搭建了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平台。会议期间,中国创新TROP2抗体偶联药物(ADC)芦康沙妥珠单抗的临床III期研究OptiTROP-Lung04结果报告入选年会主席专场(摘要号:LBA5),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同步刊发。基于此,CCMTV特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深入解读该研究的最新数据,探讨芦康沙妥珠单抗在不同NSCLC患者群体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如何通过规范化骨转移诊疗,最大化患者获益。


△张力教授采访视频


图片

张教授,芦康沙妥珠单抗基于OptiTROP-Lung04研究PFS的积极结果,已于今年3月成功获批用于经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EGFR突变晚期非鳞状NSCLC,请您分享一下本次ESMO大会上报告的结果中,又有哪些亮眼的数据值得关注?


图片

张力教授


在本年度的ESMO会议上,我们汇报了OptiTROP-Lung04研究1,该研究是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系列研究的一部分。该系列包括OptiTROP-Lung01、02、03及04研究。其中,OptiTROP-Lung01研究已于去年ASCO会议上进行口头报告,并发表于《Nature Medicine》;OptiTROP-Lung02研究则在今年ASCO会议上以壁报形式展示,是与OptiTROP-Lung01设计相似的姊妹研究。OptiTROP-Lung03研究聚焦于EGFR-TKI耐药且含铂化疗失败后的三线治疗适应症,其结果于今年ASCO会议进行口头报告,并在《BMJ》同步发表,同时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


OptiTROP-Lung04研究是在OptiTROP-Lung03基础上,将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阶段前移,直接与含铂化疗进行头对头比较的Ⅲ期临床试验。该研究纳入397例EGFR-TKI耐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双药化疗,另一组接受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主要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在实验组为8.3个月,对照组为4.8个月,风险比(HR)为0.49,表明疾病进展风险降低5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次要终点总生存期(OS)的中期分析显示,实验组中位OS尚未达到,对照组为17.4个月,HR为0.60(P = 0.0001),提示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可使死亡风险下降40%。在客观缓解率(ORR)方面,芦康沙妥珠单抗组为60%,化疗组为48%;缓解持续时间(DOR)分别为8.2个月和4.3个月,芦康沙妥珠单抗组同样展现出更优的结果。此外,研究还收集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数据,发现芦康沙妥珠单抗组生活质量恶化时间显著晚于化疗组。


基于上述结果,NMPA已于上周批准该药物用于相应适应症。同时,该研究已被《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接收,并于大会报告当日在线发表。综上所述,OptiTROP-Lung04研究在疗效、适应症获批及高水平学术发表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有望重塑EGFR突变阳性患者经TKI耐药后的治疗格局,标志着ADC类药物在该人群中的应用迈入新阶段。


图片

在NSCLC领域,芦康沙妥珠单抗除了上述EGFR阳性的研究外,也横向推进了驱动基因阴性NSCLC、鳞状NSCLC维持治疗的探索,您认为未来该ADC药物还有哪些值得研究的分享?应当如何给予该药物适宜的临床定位呢?


图片

张力教授


在芦康沙妥珠单抗的系列研究中,OptiTROP-Lung01和OptiTROP-Lung02研究主要针对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展开探索。当前,免疫治疗已成为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是常规的治疗模式。基于此,当前研究重点在于将芦康沙妥珠单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应用。其中,OptiTROP-Lung01联合国产PD-1抑制剂,OptiTROP-Lung02则联合帕博利珠单抗。这两项单臂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方案展现出令人鼓舞的疗效。


目前,正在进行的两项Ⅲ期临床试验旨在将芦康沙妥珠单抗与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进行头对头比较。我们有理由相信,以TROP-2为靶点的ADC类药物,尤其是芦康沙妥珠单抗,在肺癌治疗领域将展现出卓越的疗效。未来,我们期望将这类ADC药物的研究拓展至新辅助治疗或辅助治疗领域,推动其从后线治疗向前线治疗迈进,这无疑是ADC药物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此外,在EGFR突变阳性患者中,我们还开展了OptiTROP-Lung07研究。该研究将芦康沙妥珠单抗与奥希替尼联合应用,旨在将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应用拓展至EGFR突变阳性患者的一线治疗领域,与奥希替尼进行对比研究。这一研究同样值得关注,预计将在明年公布最终结果。


图片

伴随双抗、ADC等新药不断涌现,晚期NSCLC总生存不断延长。与此同时,越来越多证据显示骨转移可能通过独特机制直接影响原发灶治疗、稀释新疗法获益,作为很早就开始关注肺癌骨转移诊疗的专家,您认为骨转移规范化诊疗如何落地才能让新药更好惠及患者、为患者带来最大获益?


图片

张力教授


肿瘤相关症状及支持治疗是肿瘤综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亚于抗肿瘤治疗本身。以骨转移为例,骨相关事件(SREs)的发生会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提升骨转移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近期,朱波教授与本团队合作在《Cancer Cell》发表的研究首次揭示了骨转移通过“RANKL-OPN全身免疫抑制链”损害全身免疫治疗疗效的关键机制2:骨转移灶中过度活跃的破骨细胞分泌骨桥蛋白(OPN),通过循环系统抑制骨外病灶CD8+T细胞浸润,诱导全身病灶形成“冷肿瘤”,导致免疫治疗应答率下降、生存期缩短。临床数据进一步证实,存在骨转移的患者血清OPN水平显著升高,且OPN水平与免疫治疗的PFS呈负相关(OPN升高者PFS更差,P=0.0032)。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通过回顾性泛瘤种队列分析发现,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治疗基础上联合地舒单抗可显著降低骨外病灶肿瘤负荷,并延长PFS达1倍以上(ICB+地舒单抗 vs. ICB+双膦酸盐,PFS分别为357天 vs. 167天,风险比HR=0.47,p<0.001)。此外,多项回顾性分析支持通过使用地舒单抗可抑制“RANKL-OPN全身免疫抑制链”,为需要使用免疫治疗且存在骨转移的肺癌患者实现“逆转抑制、协同增效”的“全身获益”,带来更深缓解、更长生存3-4。这些数据从机制到临床均明确了地舒单抗通过阻断RANKL-OPN通路逆转免疫抑制、协同增效的作用,为免疫治疗时代骨转移的规范化诊疗提供了关键循证依据。


为促进此类骨保护药物的合理临床应用,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提高临床医生对骨转移危害性的认识;其次,鉴于骨保护药物已纳入医保,应强调其在骨转移患者中的早期应用以预防SREs的发生,而非仅在SREs出现后才开始使用;此外,还需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向临床医生及患者普及骨保护药物的作用机制。同时,关注这类药物长期使用的不良反应亦不容忽视。随着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广泛应用,药物使用周期延长,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通过提升对骨转移危害性的认识、推广骨保护药物的早期应用、普及相关知识以及关注不良反应,可促进骨保护药物在临床的合理使用,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

芦康沙妥珠单抗在EGFR突变晚期NSCLC中的成功,揭示了ADC药物在克服靶向治疗耐药方面的巨大潜力。随着其在驱动基因阴性及鳞状NSCLC等领域的拓展探索,以及联合免疫治疗、前线治疗方案的持续推进,未来芦康沙妥珠单抗有望重塑肺癌治疗格局。同时,伴随骨转移等肿瘤支持治疗策略的规范化推进,多学科协作与全程化管理将成为最大化患者获益的核心。这一系列进展彰显了中国学者在肺癌创新治疗领域的引领作用,也为全球肺癌精准治疗实践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



专家介绍

Expert presentation


图片


张力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主任医师

二级教授、博导、肺癌首席专家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CACA)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CACA)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临床研究学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精准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参考文献:

1.Zhang Li, et al. Sacituzumab tirumotecan (Sac-TMT) vs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in EGFR-mutated (EGFRm)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following progression on EGFR-TKIs: results from the randomized, multi-center phase III OptiTROP-Lung04 study. 2025 ESMO LBA5.

2. Cheng JN, Jin Z, Su C, et al. Bone metastases diminish extraosseous response to checkpoint blockade immunotherapy through osteopontin-producing osteoclasts. Cancer Cell. 2025 Jun 9;43(6):1093-1107.e9.

3. Cao, Y., Afzal, M.Z., and Shirai, K. (2021). Does denosumab offer survival benefits? -Our experience with denosumab in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 J. Thorac. Dis. 13, 4668–4677. 

4. Liede, A., Hernandez, R.K., Wade, S.W., et al. (2018).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concomitant immunotherapies and denosuma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elanoma or lung cancer. OncoImmunology 7, e1480301.


审核:张力  教授 

整理:CCMTV肿瘤频道    


本平台致力于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丰富的医学信息。请注意,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也不应被用作诊疗指导。如果将这些信息用于非医学信息了解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此外,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赞同其描述和观点。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 END —

图片

CCMTV临床频道注册会员数据突破210万+,平均每日更新视频及资讯内容300余条,目前拥有医学视频数量10万+,累积时长达185万+分钟,致力于打造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专业服务平台。CCMTV药械营销推广覆盖开发期(上市前)、导入期(上市)、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通过CCMTV朱雀AI大模型,实现权威精准触达和智能反馈分析,助力药械推广进入数字化闭环营销时代。

发送
肺癌之音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