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肿瘤临床医生科研学习|李健斌教授:多中心IIT研究如何推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升级
CCMTV肿瘤频道 1198次浏览
2025-11-05
图片


在乳腺癌的“家族”中,三阴性乳腺癌(TNBC)侵袭性强、治疗手段有限,是临床公认的难题。新辅助治疗是TNBC的标准路径,但如何优化方案,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兼顾安全性与临床可执行性,始终是学界探索的焦点。

当KEYNOTE-522研究为TNBC新辅助免疫化疗奠定基石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临床困惑:长达8个周期的化疗联合免疫方案,在真实世界中难以执行,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快速进展。 这背后,是否隐藏着长期化疗对免疫系统的潜在抑制?面对这一临床困境,肿瘤医生又该如何破局?

本期我们特邀解放军总医院李健斌教授,深入分享如何通过严谨的多中心IIT研究设计,为TNBC新辅助治疗提供更优的中国方案,并成功推动临床指南更新的实践路径与科研思考。






  临床困境:卓越证据下的“执行难题”  


KEYNOTE-522研究的成功,确立了“帕博利珠单抗+化疗”在TNBC新辅助治疗中的标杆地位。然而,光辉的临床试验数据之下,真实的临床实践却遇到挑战。

· 执行难题:8周期的化疗疗程过长,许多患者无法耐受,导致治疗中断或剂量削减。

· 进展谜团: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出现快速疾病进展,推测长时间化疗可能抑制免疫状态,从而削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

· 蒽环争议:临床前数据显示,蒽环类药物可能对免疫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提示“去蒽环”方案或许能与免疫治疗产生更好的协同效应。

李健斌教授指出:“一个好的研究设计,始于一个真正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当标准方案在现实中‘执行不下去’时,就是科研最好的切入点。”





 破局设计:cTRIO研究的匠心独运 


基于以上痛点,cTRIO研究被设计为一项全国多中心、开放标签的II期临床试验。

  • 核心方案:去蒽环、短疗程、强联合

研究创新性地采用“去蒽环”的TP方案(白蛋白紫杉醇+卡铂)作为化疗骨架,联合国产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这一设计旨在:

· 避免蒽环类药物对免疫系统的潜在干扰。

· 通过6个周期的较短疗程,提升治疗耐受性和完成度。

图片
  • 方法学基石:前瞻性设计与统计学考量

一项研究能否发表高分文章,关键在于方法学的严谨性。

· 采用Simon二阶段设计:第一阶段入组32例患者,如达到预设疗效阈值,则进入第二阶段再入组30例。这种设计能有效控制错误率,并在早期无效时及时终止,节约资源。

· 明确的研究终点:主要终点为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并采用 ypT0/Tis ypN0 和更严格的 ypT0 ypN0 双重标准进行评估。

图片





 研究结果:中国数据展现卓越疗效 


历经一年多的入组,cTRIO研究最终成功纳入62例患者,并取得振奋结果:

· 主要终点:ypT0/Tis ypN0的pCR率高达56.5%;即便采用更严格的标准ypT0 ypN0,pCR率也达到43.5%。这一数据与国际同类研究相比毫不逊色。

· 安全性:≥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3.2%,与已知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安全性谱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图片





 从研究到实践:影响指南,惠及患者 


cTRIO研究的价值远不止于发表学术论文。其产生的中国证据,直接推动了临床实践的变革。

· 指南更新:基于该研究提供的中国人群高级别证据,《CSCO BC诊疗指南》将“TP方案联合免疫治疗”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二级推荐写入指南。

· 提供新选择为无法耐受长疗程或对含蒽环方案有顾虑的患者,提供了有效且更易执行的治疗选择。





 启示与展望:生物标志物探索引领未来 


cTRIO研究的成功,为临床医生开展多中心研究提供了宝贵范本:

1. 问题源于临床:从真实世界中的“执行困境”出发,让研究充满生命力。

2. 设计决定上限前瞻性的方案、严谨的统计学考量,是研究质量和可信度的保证。

3. 效率与质量并存:在多中心协作中,高效的流程管理和统一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此外,研究还前瞻性地探索了生物标志物(如PD-L1、CTDNA等)与疗效的关系,旨在未来实现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总  结 



从发现临床痛点,到设计精巧的多中心研究,再到最终影响国家指南,cTRIO之旅完美诠释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的巨大价值。

这不仅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更向广大临床医生证明:只要保持敏锐的洞察,运用科学的方法,即便是源自日常工作的困惑,也能转化为改变临床实践的巨大力量。




专家简介

图片

李健斌 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


  • 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

  •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博士后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委会(CSCO BC) 委员

  • Translational Breast Cancer Research杂志:Managing editor






  拓展阅读  



在晚期乳腺癌的系统治疗中,骨转移的管理是维持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获益的重要环节。对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规范使用骨改良药物(如地舒单抗等)可有效预防和延缓骨相关事件(SREs,如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骨放疗或手术等)的发生,是基础支持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临床医生在制定抗肿瘤方案时,应同步评估骨骼健康,及早进行干预,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诊疗管理。



CCMTV肿瘤频道视频号已上线!

带您洞察肿瘤前沿资讯
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图片


发送
CCMTV肿瘤频道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