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在平行宇宙中,你还会选择做医生吗?——2025新领秀秋季沙龙:妇瘤医者的多重宇宙实验
CCMTV肿瘤频道 2665次浏览
2025-11-05

2025年11月2日,由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主办的“2025妇科肿瘤医师综合能力提升交流会暨新领秀秋季沙龙”在北京顺利举办,一场名为医者的多重宇宙的沉浸式思想实验盛大启幕。


彭澎教授将手术、科研与转化喻为三个并行的世界,并以“虫洞”为隐喻,提出了一个贯穿整场的思想主线:医者能否自由穿行于这三大领域之间?当他在台上抛出那个问题时,整个会场陷入了深度的思考——如果存在平行宇宙,在另一个时空里,你会不会依然选择做医生?如果会,你会选择手术、科研、还是转化?在这场思想实验中,多位顶尖妇科肿瘤医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分别分享了他们在各自“宇宙”中的迷茫、坚持与领悟。


彭澎教授开场

三个宇宙,三段独白   


图片

手术宇宙:执刀者的温度与敬畏

陈小军教授以“刀客”自喻,用“手术没有捷径可言”为这个宇宙定下基调。他分享了从首次主刀卵巢癌手术前夜的失眠,到术后对并发症的反复复盘;从与多学科团队共同突破认知盲区,到见证保育手术患者自然怀孕的惊喜。这些经历深刻诠释了“治病更是救人”的理念——手术并非个人技艺的独舞,在执掌生命的同时,更要为患者的明天预留星光。


陈小军教授独白

图片

科研宇宙:灯塔与桥的漫长守望

李科珍教授以“桥与灯”为喻,勾勒出临床研究者的理想与现实图景。她将随机对照研究(RCT)比作循证医学金字塔的塔尖,而现实中的各种困境无一不冲击着科研医者脆弱的理想。她坦言自己经历了从执着于RCT到理解现实局限的转变,并肯定了单臂研究作为重要前驱探索的价值。她走过了理想与迂回并存的科研长路,是每一位科研医者的缩影——在漫长的跋涉中,唯有坚守如灯塔,才能在现实的风暴中照亮前行的道路。


李科珍教授独白

图片

转化宇宙:让星光回归人间

刘军秀教授从卵巢癌治疗三十年生存率停滞的困境切入,指出PARP抑制剂如尼拉帕利的出现,成功将治疗模式从“生命不息,化疗不止”升级为“全人群获益”的精准管理新纪元。他将转化研究比作需要仰望星空的航天探索,而“转化研究不是独行的远征”,刘教授向全场发出了温暖的邀约:接力棒已经传递,各位准备好了吗?这番话不仅道出了转化医学的真谛,更点亮了每一位医者心中那份“让科学回归人间”的初心。


刘军秀教授独白

成长与磨砺:新药和医者的共同修行 


当在三位医生的独白之后,李晶教授讲述了一段跨越国界与时间的研发故事。这不是一击即胜的神话,而是一个关于新药研发如何像一位医者般,在漫长岁月里经历迷茫、挫折、并最终找到自己位置的成长史。


故事始于无数次探索。尼拉帕利在早期与化疗联合的探索中并非一帆风顺,伴随的血液学毒性等挑战,使得部分研究需要调整方向,并阶段性完成其探索使命。那是一段在黑暗中摸索的岁月,如医者选择挑战最棘手的病例,它毅然选择了最难走的路——去帮助那些病情最复杂、复发风险最高的患者。在全球性的PRIMA研究和中国本土的PRIME研究结果显示,在 BRCA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中,尼拉帕利将复发与死亡风险显著降低约60%,风险比(HR)达到0.4,其疗效的稳健性得到了国内和国际双重验证。而它的“代谢身份证”——经由羧酸酯酶途径代谢让它更加的与众不同,这对患者而言意味着,它与日常常用药物的冲突更小,为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更安心、便捷的治疗选择。


最终,当尼拉帕利走出严格的临床试验,进入更广阔的应用世界,像RENI-1这样的真实世界数据也不断印证着它的价值,完成了从一篇篇论文到守护千万个女性的承诺。


药物研发的旅程,与每一位在手术、科研、转化宇宙中默默耕耘的医者何其相似。这不仅仅是一个药物的诞生记,它更像一个隐喻,映照出每一位医者都曾经历的阶段:在无人看好的时候相信,在充满噪音的时刻专注,在重重阻力之下依然选择走那条更难、却更正确的路。


李晶教授分享药物研发背后故事

抉择与共振:多元宇宙中的价值回响 


在“虫洞抉择”环节,现场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实验。与会专家们跟随内心指引,带着对三个宇宙的好奇与思考,自由走向代表不同职业路径的座区。这一刻,手术、科研与转化宇宙之间流动的不仅是身影,更是对医者多元价值的深切认同与致敬——每一条路径都通向光明,每一个选择都值得尊重。


手术宇宙—做人生的托举者

在手术的宇宙中,医学思考超越了技术的边界,展现出充满温度的人文关怀。一次成功的手术,若以患者生活品质的失落为代价,是否是真正的“治愈”?一名无法走上手术台的患者,通过系统治疗重获新生,又揭示了何种医学的真谛?当技术臻于精微,治疗策略的最优化将是一种更大的智慧。当肿瘤切除的技术完美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产生张力时,医者需要完成的不仅是技术抉择,更是价值观的重塑。每一把“带温度的刀”,都在对抗疾病的同时,小心翼翼地照亮着患者的人生。



科研宇宙—做理想的守护者

在科研的宇宙里,医学探索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面对有限资源与无限可能的矛盾,研究者们需要在“稳妥项目”与“大胆设想”间寻求平衡——既要保证团队的持续发展,又要守护对科学未知的好奇。真正的创新突破需要建立包容失败、鼓励探索的科研生态,让那些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获得成长空间。当评价体系愈发多元,不同特质的科研医者都能找到适合的成长路径。这些默默发光的星辰,定会汇聚成照亮医学未知领域的璀璨星河。



转化宇宙—做坚定的摆渡人

转化的宇宙见证着连接实验室与临床的艰难跨越。基础研究中完美的数据,往往在复杂的人体环境中面临“水土不服”的挑战。然而,正是这些困境让医者们认识到:转化医学不是单打独斗的远征,而需要临床医生的敏锐观察、科学家的严谨探索与工程师的实践智慧深度融合。多学科团队的携手推进,让科学星海与人间的距离,更近一步。


这场思想共振没有标准答案,却吟唱了最动人的回响:在医者的多重宇宙里,每一次对话,都照见另一个自己的身影,辉映着来路和远方。


对话与互动环节


归航与启程:万物归一,驶向星海  


在论坛的尾声,北京协和医院向阳教授以“万物归一”为主题,为这场思想盛宴画上圆满的句号。向教授从手术、科研、转化三个维度进行总结,指出医者的真正智慧在于把握平衡之道。在手术领域,他强调病人获益才是根本,提醒青年医生既要勇于挑战,也要懂得适时止步;在科研方面,他分享了自己耗时六年完成的高质量临床研究,印证了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真谛;对于转化,他坦言这需要更多团队协作,但只要踏踏实实去做,一定能做出成绩。


“我们都在同一艘航船上”,向阳教授向所有与会专家发出寄语:希望未来大家能继续携手同行,在各自选择的宇宙航线上,共同驶向医学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向阳教授总结

当会场灯光渐暗,思想的光亮却刚刚开始传播。从执着于一把“带温度的刀”的手术医者,到在理想与现实间搭建桥梁的科研工作者,再到将星光带回人间的转化先锋,每个选择都值得被尊重,每个身影都值得被看见。每一颗星,都有自己的光辉。当我们汇聚在一起,便是整片星空。

精彩花絮

图片

会议精彩回看



本平台致力于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丰富的医学信息。请注意,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也不应被用作诊疗指导。如果将这些信息用于非医学信息了解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此外,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赞同其描述和观点。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 END —

图片

CCMTV临床频道注册会员数据突破210万+,平均每日更新视频及资讯内容300余条,目前拥有医学视频数量10万+,累积时长达185万+分钟,致力于打造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专业服务平台。CCMTV药械营销推广覆盖开发期(上市前)、导入期(上市)、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通过CCMTV朱雀AI大模型,实现权威精准触达和智能反馈分析,助力药械推广进入数字化闭环营销时代。

发送
CCMTV肿瘤频道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