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秦晓健教授: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危害管理与地舒单抗的治疗价值
CCMTV肿瘤频道 3563次浏览
2025-10-14
图片



引言

   前列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男性高发的恶性肿瘤,其严重性往往在发生转移后尤为凸显。其中,骨骼是前列腺癌最易侵袭的远处器官,骨转移的发生不仅是疾病进入晚期阶段的标志,更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与生活质量的“转折点”。前列腺癌骨转移是疾病进展中的严重阶段,对患者的生存期与生活质量构成双重威胁。在这一严峻的临床挑战下,如何有效管理骨转移、打破这一恶性循环,成为晚期前列腺癌治疗的核心议题之一。骨靶向药物,如地舒单抗的应用,为保护骨骼健康、降低骨相关事件风险提供了关键武器。

    为深入探讨其临床管理策略,本文梳理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秦晓健教授的专业见解。访谈围绕骨转移带来的核心危害、骨靶向药物地舒单抗的作用机制与临床价值,以及未来治疗方向的展望展开。


图片

CCMTV

前列腺癌骨转移会给患者带来哪些严重的危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图片

秦晓健 教授

    前列腺癌骨转移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时间,更极大地降低了其生活质量,其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显著缩短生存期,数据显示,无转移前列腺癌患者经积极治疗后五年生存率可接近100%;而一旦发生骨转移,即便接受标准高强度治疗,五年生存率也仅为50%左右。尽管近年来新药与新疗法的应用已将生存率从十年前的约30%提升至当前水平,但预后依然严峻。

    其次是严重降低生活质量,这较生存期的影响更为直接和突出。骨转移会引发骨痛、病理性骨折等“骨相关事件”,常需反复入院接受放疗或手术。此外,高负荷的骨转移还会破坏人体循环与内分泌系统的稳定,引发全身性紊乱。更为棘手的是,由此产生的骨痛与骨折往往难以治疗,给患者带来持续的身心折磨。

图片

CCMTV

地舒单抗作为一种骨靶向药物,它是通过怎样的机制来发挥作用,抑制肿瘤骨转移和骨相关事件的发生的呢?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如何?

图片

秦晓健 教授

    地舒单抗作为一种骨靶向药物,其核心作用在于干预由肿瘤骨转移引发的恶性循环。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骨骼代谢由RANKL(促进破骨细胞活性)与骨保护素(OPG,抑制骨破坏)之间的平衡来维系。当前列腺癌等实体瘤发生骨转移时,这一平衡被打破,RANKL会过度活跃,从而强力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骼结构被严重破坏。而被破坏的骨骼又会释放生长因子,反过来刺激肿瘤进展,形成恶性循环。地舒单抗通过高亲和力地与RANKL结合,竞争性地阻断RANKL与其受体RANK的相互作用,从而强效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源头上阻止骨骼破坏,中断这一恶性循环。

    在临床应用上,地舒单抗展现出显著优势:它采用每月一次的皮下注射方式,比需要静脉输注的传统药物(如唑来膦酸)更为便捷,患者依从性更好;其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更强,效果更为确切;同时,它不通过肾脏代谢,对于肾功能常不佳的老年患者而言,用药安全性更高,无需调整剂量。因此,地舒单抗已成为防治骨转移相关骨骼事件的高效、便捷且安全的重要治疗选择。

图片

CCMTV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您认为未来在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领域,还会有哪些新的突破和进展?地舒单抗又会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图片

秦晓健 教授

    在应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挑战中,首要目标是预防骨转移的发生,因为一旦发生转移,其对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将是深远且不可逆的。在此基础上,对于已出现骨转移的患者,治疗重心应转向控制其进一步发展,并竭力延缓激素敏感性病灶向更具侵袭性的去势抵抗性状态的转化。

    在治疗策略上,最根本的仍是强化对前列腺癌本身及其转移灶的系统性治疗。这包括探索新型作用机制的药物、推动多药联合方案的应用,以及拓展放射性核素(如Lu-177、镭-223)等现有疗法的新应用场景,通过多机制协同为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关于地舒单抗这类骨保护剂,尽管目前其核心价值被证实在于提升生活质量而非直接延长生存期,但其未来角色并非一成不变。它与其他机制药物(例如CDK4/6抑制剂,类似在乳腺癌中的成功探索)的联合应用,有望在前列腺癌治疗中激发出协同抗肿瘤效应,这无疑是一个极具潜力且值得深入探索的方向。



总结

   骨转移不仅显著缩短患者生存期,更通过骨痛、骨折等骨相关事件严重损害生活质量。地舒单抗作为骨靶向药物,通过阻断RANKL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打破“骨破坏-肿瘤进展”的恶性循环,其每月一次皮下注射的便捷性与高依从性以及对肾功能的安全性使其成为重要临床选择。展望未来,预防骨转移与延缓疾病进展是关键,系统性治疗(如新型药物、放射性核素及多药联合)是根本方向,而地舒单抗有希望通过与CDK4/6抑制剂等联用,探索协同抗肿瘤的新角色。


END


专家简历

图片

秦晓健 教授

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国家卫健委改善医疗服务先进个人

中国非公立医疗协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前列腺肿瘤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泌尿系统肿瘤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上海市抗癌协会泌尿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秘书

国际抗癌联盟青年领袖


本平台致力于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丰富的医学信息。请注意,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也不应被用作诊疗指导。如果将这些信息用于非医学信息了解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此外,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赞同其描述和观点。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 END —

图片

CCMTV临床频道注册会员数据突破210万+,平均每日更新视频及资讯内容300余条,目前拥有医学视频数量10万+,累积时长达185万+分钟,致力于打造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专业服务平台。CCMTV药械营销推广覆盖开发期(上市前)、导入期(上市)、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通过CCMTV朱雀AI大模型,实现权威精准触达和智能反馈分析,助力药械推广进入数字化闭环营销时代。


发送
CCMTV肿瘤频道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