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双轨检测·多线接力:史美祺、于韶荣教授共话 HER2 突变 NSCLC 治疗升级
CCMTV肿瘤频道 3840次浏览
2025-08-11


图片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精准诊疗领域持续高速发展,其中HER2 变异肺癌的诊疗进展备受瞩目。2025 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 2025 CSCO 指南)中,HER2 突变检测的推荐等级上调至 I 级,并首次首次将 HER2 过表达检测纳入推荐体系,列为 III 级推荐;与此同时,德曲妥珠单抗(T-DXd)用于 HER2 突变晚期 NSCLC 后线治疗的推荐等级由 II 级提升为 I 级。上述「检」与「治」的双重升级,共同标志着 HER2 变异 NSCLC 迈入更高水平的标准化、精准化诊疗新时代。

在此背景下,为深入解读指南更新精髓、探讨临床实践,丁香园肿瘤时间特别策划「ClinVision · 专家深度共话」栏目,本期特邀江苏省肿瘤医院史美祺教授、于韶荣教授与AI 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前瞻性深度对话,从CSCO 指南更新出发,看 HER2 变异 NSCLC 治疗新进展,为一线临床医生提供可操作的诊疗参考。


指南精要 · AI提炼与专家点睛


后线治疗「新标准」——史美祺教授纵论 HER2 突变 NSCLC 检测与治疗新格局

Part.1

图片


图片

自2025版CSCO指南正式发布,HER2 突变检测一跃成为 I 级推荐[1]。这意味着在新诊断的肺腺癌患者中,HER2  已与 EGFR、ALK 等驱动基因并列为「必检项目」。史美祺教授指出,这一推荐级别的「跳跃」不仅是循证级别的提升,更标志着精准医学向基层全面渗透的拐点。

检测升级的意义,在于为患者打开靶向治疗的大门。在新版指南中,T-DXd 已成为HER2 突变 NSCLC 的后线标准治疗方案,这与其显著的疗效、脑转移活性和良好的安全性密不可分。其中,II 期DESTINY-Lung02研究[2]的最终分析结果显示,5.4mg/kg组的确认ORR为50%,中位PFS长达10个月,中位OS长达19个月。在中国人群中开展的 DESTINY-Lung05 研究[3]结果也显示,经治的 HER2 突变 NCSLC 患者其 ICR 和 INV 评估的 cORR 均为 58.3%,DCR 分别为 91.7%  和 93.1%。此外,经 INV 评估的 mPFS 为 10.8 个月;而经 ICR 评估的 mPFS 尚未达到。安全性良好,≥3 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s)为 51.4 %,ILD 发生率 9.7 %。


图片

图1. DESTINY-Lung02 最终分析结果

图片

图2. DESTINY-Lung05 疗效结果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DESTINY-Lung01&02的汇总分析[5]中,T-DXd治疗基线脑转移患者颅内cORR达到50.0%,颅内DCR达到92.9%,为高脑转移风险人群提供了系统性治疗与颅内控制同步实现的新路径。


科学与技术

过表达不再「边缘化」——于韶荣教授剖析 HER2过表达 NSCLC 靶向突围

Part.2

图片


图片

于韶荣教授表示,2025 版 CSCO 指南首次将HER2过表达检测纳入推荐体系,并给予III级推荐,这一更新体现了我国NSCLC治疗体系对HER2过表达检测临床价值的逐步认可。值得关注的是,江苏省肿瘤医院作为国内先行者,已在此领域开展了前瞻性实践,将HER2过表达检测作为晚期NSCLC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这主要归因于 T-DXd 在这一人群中展现出的显著且持久的临床疗效。

ADC 问世前,二线方案以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或 T-DM1 为主,ORR 不足 10 %,疗程短且易进展。


临床进阶 · AI设问与专家解惑


Q1

CSCO指南已将 HER2 突变检测提升至 I 级推荐,但基层医院 NGS 覆盖率有限。临床如何搭建高效、可靠的检测路径?若无法获取肿瘤组织,又该怎样保证结果准确性?


图片

于韶荣教授

随着 T-DXd 获批用于 HER2 突变晚期NSCLC的二线及后线治疗,加之此次指南推荐的升级,突变检测由「可选」成为「必做」。HER2 突变类型极其多样:除经典外显子 20 插入外,还存在错义、缺失及少见位点——任何单基因方法都难以穷尽。组织 NGS 是唯一能一次性覆盖全部突变形式的金标准;对刚确诊的肺腺癌患者,应将 HER2 与 EGFR、ALK 等放入同一送检套餐,避免后续反复取材、重复等待。现实中许多基层中心尚无自建监测平台,建议「两步走」——先与省、市级实验室建立外送合作,保证质控;再利用远程病理会诊体系,让报告及时回流、第一时间进入 MDT 讨论及治疗阶段。

对于获取肿瘤组织不足的问题,仍要坚持「标本优先级」原则:原发或重新穿刺组织优于细胞学蜡块(EBUS-FNA、胸水沉渣)优于液态活检。其中 ctDNA 与组织突变吻合率「最高80%左右」,假阴性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因此液体活检只能作为「不得已的替代」,一旦条件允许必须补做组织样本检测加以验证。最后,临床医生需注意,多重 PCR 可以做初步筛查,但不能替代 NGS 复检;唯有形成取材、送检、解读三位一体的区域协作闭环,才能真正把「必检」落到实处。


Q2

T-DXd 是首个获批的靶向 HER2 的肺癌精准治疗药物,且是目前首个且唯一获得 CSCO 指南 I 级推荐的 HER2 精准治疗药物。但 SHR-A1811(瑞康曲妥珠单抗)等ADC及 Zongertinib、BAY 2927088 等 HER2 TKI也在推进,临床实践中如何平衡其与其它 ADC、TKI类药物的序贯选择?


图片

史美祺教授

T-DXd已成为当前 HER2 突变 NSCLC 后线标准治疗,并在全球70多个国家广泛应用,临床经验最为成熟。 新近获批的国产ADC药物瑞康曲妥珠单抗虽同为HER2靶向药,但结构不同,基于现有注册研究数据其疗效和安全性未优于T-DXd,尤其在4.8mg/kg剂量下≥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约67%,而 T-DXd中国队列研究DESTINY-Lung05中5.4mg/kg剂量下3级不良事件为51.4%。此外,瑞康曲妥珠单抗的真实世界表现及 OS 获益尚待临床实践进一步观察。总体而言,新版CSCO指南中仅将瑞康曲妥珠单抗纳入注释部分,缺乏高级别循证支持,而T-DXd 仍是循证丰富、使用经验成熟的标准治疗选择。

除了 ADC,HER2 TKI类药物(如宗格替尼)也展现出显著疗效。需要注意的是,ADC与TKI是互补而非竞争的关系,关键在于两者机制不同,无交叉耐药。未来需要探索的核心问题包括优化ADC与TKI的使用顺序,以及探索两者联合应用的潜力。

于韶荣教授

T-DXd 作为 HER2 突变 NSCLC 领域首个获批的靶向药物,其疗效显著。国产原研创新药瑞康曲妥珠单抗今年新获批用于相同适应症,其 ORR 数据虽略优,但中位PFS与 T-DXd 相似。因此,对于HER2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二线及后线治疗,T-DXd和瑞康曲妥珠单抗均可作为优先考虑的选择。除了 ADC,小分子 TKI 已展现于极具前景的治疗潜力,宗格替尼和BAY 2927088 均已获得美国FDA的突破性疗法认证,预计不久将获批用于HER2突变NSCLC的二线及后线治疗。

总体而言,这些新药之间并非简单的竞争关系,而是可以形成有效的「药物接力」策略: T-DXd或瑞康曲妥珠单抗可作为后线治疗的首选。当ADC药物耐药后,研究数据显示使用宗格替尼等小分子 TKI 药物,仍有可观的有效率。因此,治疗药物的日益丰富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带来了更多选择和灵活性。


Q3

不仅仅在二线及以上治疗中取得显著成果,T-DXd 不断向肺癌一线治疗领域迈进。两位如何看待 T-DXd 的一线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图片

于韶荣教授

对于 HER2 突变 NSCLC 的一线治疗,当前指南推荐仍以免疫联合含铂化疗为主,但中位 PFS 通常不足一年。DESTINY-Lung04(T-DXd)、HORIZON-Lung(SHR-A1811)以及Zongertinib、BAY 2927088 的 III 期试验已全面启动,与现行标准进行头对头比较。如果两到三年后报告阳性结果,HER2 突变患者将首次在一线就用上真正的靶向药。预期未来好药前移可把 PFS 获益更进一步提升,让病程一开始就进入精准节奏。

史美祺教授

在后线确立地位后,T-DXd 已布局多臂研究:与 PD-1、VEGF 抑制剂、小分子 TKI 的组合横跨晚期、局晚期和术后辅助。数据是王道,只有充分证实安全性和协同效应,ADC 才能真正从后线走到前线,乃至早期围手术期。相信随着更多高质量研究结果的发布,HER2 靶向将在肺癌全程管理中占据更加核心的位置。


共识凝练 · AI总结与专家寄语




专家寄语

史美祺教授

T-DXd 作为首个获批的HER2 ADC药物,已填补中国HER2突变肺癌二线治疗的空白,但临床需求远未满足——HER2过表达人群实际占比更高,且包含原发/继发患者,而中国尚未批准其过表达适应症。未来亟需通过扎实的临床研究推动过表达适应症在国内获批,惠及更广泛人群。同时,当前 T-DXd 在 HER2 突变 NSCLC 领域的适应症获批仍局限在二线,亟需向更前线拓展:一方面期待其单药在一线头对头挑战免疫化疗的数据,争取早日获批一线适应症;另一方面需探索联合治疗潜力,并逐步向局晚期甚至早期患者覆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治疗赛道正日益拥挤,恒瑞ADC等国产药物紧随其后,TKI类药物也展现疗效。未来需以数据为基石,厘清不同药物的「排兵布阵」策略,最终让患者获得更全面的治疗获益。

于韶荣教授

T-DXd 作为HER2突变肺癌后线治疗的「金标准」已被CSCO指南列为I级推荐,其成熟的OS数据和丰富临床使用经验标志着治疗的重大突破。国产ADC药物瑞康曲妥珠单抗虽显示类似疗效,但因OS数据尚未成熟,指南中推荐等级与证据力度暂低于T-DXd。与此同时,小分子TKI类药物的临床研究正在推进。正如之前讨论,HER2 ADC与TKI药物作用机制不同,应视为「互相成就、互相互补」的关系,这意味着HER2突变晚期NSCLC患者后续将拥有更多治疗选择。而对于HER2过表达(IHC 3+)患者,CSCO指南已明确推荐进行检测,为潜在治疗机会铺路。因此当前临床亟需行动,对所有疑似患者开展HER2过表达检测,确保不遗漏可从中实现获益的患者群体。


参考文献:

1.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 2025.

2. Trastuzumab deruxtecan (T-DXd) in patients with HER2-mutant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NSCLC): Final analysis results of DESTINY-Lung02. Abstract 8543. 2024 ASCO.

3. Cheng Y, Wu L, Fang Y, et al. Trastuzumab deruxtecan (T-DXd) in Chinese patients (p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HER2 mu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primary analysis from the Phase 2 DESTINY-Lung05 (DL-05) trial. 2024 AACR. CT248.

4. Trastuzumab Deruxtecan in Patients With HER2 (ERBB2)-Mutant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and Without Brain Metastases: Exploratory Pooled Analyses From DESTINY-Lung01 and DESTINY-Lung02.2023 ESMO, Abstract 1321MO.

5. Zhao J, Jia B, Guan G,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HER2 Alterations in 23,321 NSCLC Cases and Real-world Therapeutic Pattern in Chinese HER2-Mutant NSCLC: the CHAPTER Study. 2024 WCLC. Abstrcat. 1871 EP.12D.03.

6. Smit EF, Felip E, Uprety D, et al. Trastuzumab deruxtecan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DESTINY-Lung01): primary results of the HER2-overexpressing cohorts from a single-arm, phase 2 trial. Lancet Oncol. 2024;25(4):439-454.

7. Planchard D, Kim HR, Suksombooncharoen T, et al. Trastuzumab Deruxtecan Monotherapy in Pretreated HER2-overexpressing Non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DESTINY-Lung03 Part 1.2024 WCLC. OA16.05.



发送
CCMTV肿瘤频道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