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与肿瘤战斗的365天 | 梁朝朝教授:破局前列腺癌骨转移,多学科治疗重塑生命轨迹
CCMTV肿瘤频道 1591次浏览
2025-07-01
图片

前  言


当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传统认知往往将其与"绝症"划等号。然而现代医学的突破性进展,临床焦点已从单纯的肿瘤消退扩展至骨骼健康维护与生活质量提升——这一从"控癌"到"护骨"的治疗理念升级,使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管理已进入多维度干预的新阶段。新型影像技术让微转移灶无所遁形,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推动治疗策略升级:原发灶根治性切除从源头遏制转移,骨保护药物、内分泌治疗的协同等更为骨骼健康提供了保障。

患者及其家属如何突破认知误区,实现疾病控制与骨骼保护的双重胜利?CCMTV特别栏目《与肿瘤战斗的365天》特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梁朝朝教授接受采访,深度剖析骨转移诊疗的认知革命和技术破局。



图片

当医生告知前列腺癌已经发生转移时,很多患者和家属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绝望’。从您专业的经历来看,这种认识最大的误区在哪里?现代医学对于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疗目标和管理策略,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哪些根本性的转变?

梁朝朝  教授

图片

患者及家属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前列腺癌或其他肿瘤时,通常都会感到震很惊并且疑惑为何身体状况良好却患癌,这是在体检中经常会出现的现象。目前,肿瘤发生机制虽未完全明确,但定期体检可以在无症状期早期发现病灶。医学进步使得包括前列腺癌在内的许多肿瘤早期发现后治疗效果良好,无需“谈癌色变”。

前列腺癌尤其强调早期发现对治疗选择及预后的重要性。不同肿瘤及同种肿瘤之间都具有不同生物学行为和特征,例如在前列腺癌中,癌症发现的早晚、癌细胞类型及Gleason评分(评分越高恶性程度越高、越易早期转移)都会影响结果与治疗方案。因此,患者必须到专业医院由专科医生综合评估,包括依据年龄、身体状况、PSA值、穿刺针数、Gleason评分等,以制定最佳个体化精准方案。治疗中需警惕耐药问题,要求专科医生进行全程管理,持续监测指标评估疗效,耐药时及时调整药物。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案众多,主要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内分泌治疗尤为有效,另有放疗等方法。总之,现有医学手段丰富,患者及家属不必过度恐慌,应及时至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评估,选择最佳方案并接受全程监测治疗。

图片

您认为应当如何构建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长期管理路径?关键随访指标和并发症防控要点是什么?

不同的肿瘤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决定了它的发生发展情况以及对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前列腺癌好发骨转移和肺转移以及周围盆腔转移。其中,骨转移是前列腺癌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前列腺癌骨转移早期发现困难,因其微小病灶难以被现有技术及时检出。应综合患者PSA水平、肿瘤分期、Gleason评分及穿刺阳性针数等指标预判远处转移,尤其是骨转移的风险。随着技术进步,如骨扫描、PET-CT、PET-MRI等新型影像学检查的进一步发展,骨转移的早期检出率正逐步提高。

发现骨转移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及时有效的治疗。我的观点在于对原发病灶的处理比转移灶更重要。前列腺癌原发病灶常在前列腺,转移灶在骨骼,所以仅处理骨转移灶远远不够。对于寡转移患者,特别是经内分泌治疗后肿瘤缩小、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者,若身体条件允许(尤其年轻患者),应优先考虑手术切除前列腺原发病灶——此举对控制转移灶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对骨转移灶可选用持续内分泌治疗或骨保护治疗等方法。另外,对于无法手术且存在骨转移风险或已确诊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需及时启动骨保护治疗。临床常用药物包括抗RANKL单抗地舒单抗或双膦酸盐类,联合内分泌治疗可同步实现骨骼防护与肿瘤控制的双重目标。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案众多,关键在于由专科医生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案进行管理。

破局"转移即终点":

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新纪元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已实现了根本性转变,治疗目标从姑息止痛转向根治性控制,原发灶切除在寡转移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骨保护治疗同样具有核心地位。临床管理策略从被动应对升级为主动干预,通过PSA水平、新型影像与分子标志物等实现转移风险的及时评估。这些变革使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更颠覆了"转移即终点"的认知。当前沿技术推动诊疗边界的持续拓展,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管理正迈向"可控可治"的新纪元。

这些医学突破的本质,是将患者从被动承受者转化为主动管理者的角色转变。而实现这一转变,离不开持续更新的疾病认知与科学决策的能力支撑——抗癌旅程需要持续的知识更新和情感支持,CCMTV《与肿瘤战斗的365天》栏目,致力于为您提供权威、易懂的疾病管理知识。关注栏目,了解前沿策略、感受同行力量。



梁朝朝教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图片


  • 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 安徽医科大学副校长安徽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

  •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 安徽省泌尿外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男科与性医学医师分会候任会长

  • 世界华人泌尿外科医师协会副会长

  • 亚洲男科学协会副主席

  •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智能装备技术分会副会长

  • 中国医促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 安徽省医师协会会长

  • 安徽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等


CCMTV肿瘤频道视频号已上线!

带您洞察肿瘤前沿资讯
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图片


发送
CCMTV肿瘤频道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