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中国肾脏移植围手术期处理临床诊疗指南
CCMTV移植频道 3636次浏览
2025-05-2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由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撰写的《中国肾脏移植围手术期处理临床诊疗指南》全文发表在《器官移植》2025年第16卷第1期,以下是核心内容整理。

图片

引用本文: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李杨, 等. 中国肾脏移植围手术期处理临床诊疗指南[J]. 器官移植, 2025, 16(1): 21-38. 

摘要


肾脏移植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做好肾脏移植围手术期管理是肾脏移植受者早期康复、移 植肾功能顺利恢复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成为肾脏移植团队新的挑战。为了进一步规范肾脏移植围手术期的技术操 作,提高肾脏移植围手术期的临床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 了国内临床移植、护理、流行病学等相关领域专家,采用2009版牛津大学证据分级与推荐意见强度分级标准, 针对肾脏移植围手术期领域相关的护理与监测、容量评估、营养与补液、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的 22 个临床问题,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循证推荐,旨在通过循证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我国肾脏移植围手术期的临床预后。

Q1

肾脏移植受者围手术期的管理需要涉及哪些相关学科?

推荐意见 1:肾脏移植受者在围手术期需要器官移植、麻醉与手术室、输血、影像、肾病、病理、感染、 康复、营养及临床药学等学科医护人员进行多学科合作, 为受者提供多方面支持(推荐强度 D,证据等级 5)。

Q2

肾脏移植手术前是否需要临时增加透析?

推荐意见 2:采取规律血液透析方式的肾脏移植等待者,不建议肾脏移植术前 24 h 内增加血液透析1 次,腹膜透析患者可持续透析至肾脏移植手术前(推荐强度 B,证据等级 2b)。

Q3

肾脏移植围手术期需要常规监测哪些指标?

推荐意见 3:肾脏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建议监测生 命体征、体质量、电解质、肝肾功能、液体总入量和 出量、动态尿量、手术切口、感染指标和免疫抑制药 血药浓度(推荐强度 D,证据等级 5)。

Q4

肾脏移植围手术期的血压如何管理?

推荐意见 4:为保证移植肾的灌注,建议肾脏移植围手术期无创监测血压,维持在略高于受者术前的基础血压水平(10 mmHg 以内,1 mmHg=0.133 kPa)。收缩压>160 mmHg 建 议 给予降压治疗。 收缩压<110 mmHg 或平均动脉压<55 mmHg 建议给予升压治疗(推荐强度 B,证据等级 3b)。


Q5

肾脏移植围手术期输血的指征有哪些?

推荐意见 5:肾脏移植受者围手术期不建议输血,当存在活动性出血或血红蛋白<60 g/L 时可考虑输血,建议输血成分为去白细胞的浓缩红细胞悬液(推荐强度 B,证据等级 2b)。

Q6

肾脏移植术后导尿管需要留置多长时间?

推荐意见 6:肾脏移植术后通常通过放置导尿管引流尿液,以降低膀胱内的压力,避免因尿液反流而引发输尿管漏、输尿管-膀胱吻合口漏及膀胱漏等并发症,从而有助于促进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的愈合,建议留置时间一般为 3~7 d(推荐强度 B,证据等级 2b)。

Q7

肾脏移植术后输尿管支架留置的必要性与时间?

推荐意见 7:肾脏移植手术放置双 J 型输尿管支架,能防止尿漏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但是双 J 管也能使尿路感染发生的风险升高,如手术中放置双J 管,建议移植肾输尿管支架放置时间为 2~4 周(推荐强度 B,证据等级 2b)。


Q8

肾脏移植受者术后采取何种体位?

推荐意见 8:肾脏移植受者拔除气管插管 12 h后,建议半卧位,有利于促进受者各项机体功能的恢复,提高受者的舒适度(推荐强度 B,证据等级 3a)。


Q9

肾脏移植手术切口如何观察及护理?

推荐意见 9:建议肾脏移植术后 3 d 或隔日更换1 次敷料,观察手术切口愈合状况,出现异常及时更换敷料,根据伤口愈合情况可在 7 d 后间断、分次拆除切口缝线(推荐强度 D,证据等级 5)。


Q10

肾脏移植受者手术后多长时间可以下床活动?

推荐意见 10:肾脏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活动的时间没有统一标准,建议根据受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鼓励患者尽早进行下床活动,并完成每日设定的目标,预防深静脉血栓,促进受者康复(推荐强度D,证据等级 5)。


Q11

肾脏移植受者术后什么时间可以进食?

推荐意见 11:鼓励肾脏移植受者术后尽早恢复饮食,推荐手术 6 h 后无特殊情况可恢复进水、进食,逐渐减少静脉补液量,监测营养状况(推荐强度 D,证据等级 5)。


Q12

如何制定肾脏移植受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方案?

推荐意见 12:建议肾脏移植围手术期营养管理采取分段方案。早期加强营养,一般状况恢复后注意控制饮食,以免体质量过快增长,定期监测体质量,合理钠盐摄入,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 2 g(相当于5 g 氯化钠),重视包含适当益生菌食物的摄入(推荐强度 D,证据等级 5)。


Q13

如何预防肾脏移植受者围手术期血栓形成?

推荐意见 13:推荐早期下床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对于低风险成人肾脏移植受者围手术期不建议常规抗凝治疗,特殊情况如高龄、高脂血症、高凝状态、长时间卧床等可给予适当抗凝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推荐强度 A,证据等级 1b)。


推荐意见 14:对于移植肾血管血栓的预防,不建议成人肾脏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常规抗凝治疗,但对于存在风险因素的受者,建议根据风险强度给予不同的预防血栓治疗,包括口服抗凝药物和使用肝素抗凝(推荐强度 C,证据等级 4)。


Q14

肾脏移植围手术期的容量管理是否必要?

推荐意见 15:肾脏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尿量个体差别较大,特别是遗体捐献肾脏移植术后 DGF 发生率高,容量管理是基本措施。建议基于保障肾脏有效灌注和量出为入的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监测系统指导容量管理,调控液体输注(推荐强度 B,证据等级 2a)。


Q15

肾脏移植围手术期容量评估的方法有哪些?

推荐意见 16:肾脏移植围手术期容量评估有助于确保受者维持适当的血容量,防止低血容量或过度液体负荷。肾脏移植围手术期容量评估建议采用血液体积指标、有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无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推荐强度 B,证据等级 2C)。


Q16

肾脏移植围手术期的补液策略是什么?

推荐意见 17:建议肾脏移植受者未恢复正常饮食前给予静脉补液治疗,恢复正常进食后采用肠道内补液,采取基于容量管理为目标导向的补液策略(推荐强度 D,证据等级 5)。


推荐意见 18:肾脏移植术后早期尿量≥100 mL/h时,建议 24 h 不间断循环补液,补液按照“量出为入”的原则,晶体为主,同时注意胶体液的补充,根据尿量及时调整(推荐强度 D,证据等级 5)。


推荐意见 19:肾脏移植术后早期尿量< 100 mL/h时,建议保持液体轻度正平衡,既要防止因液体入量不足导致肾前性少尿,也要注意负荷过重导致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推荐强度 D,证据等级 5)。


Q17

肾脏移植围手术期的补液种类如何选择?

推荐意见 20:肾脏移植围手术期补液首选晶体溶液,推荐优先选择乳酸林格溶液(推荐强度 A,证据等级 1b)。


推荐意见 21:肾脏移植围手术期在严重低血容量需要大量补充晶体溶液的情况下,建议加用胶体溶液,推荐优先选择白蛋白,不建议使用羟乙基淀粉溶液(推荐强度 B,证据等级 2b)。


Q18

肾脏移植围手术期促进移植肾功能恢复的措施有哪些?

推荐意见 22:肾脏移植围手术期建议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移植肾功能恢复,包括移植前受者的管理、移植后液体管理及应用促进肾功能恢复的措施(推荐强度 D,证据等级 5)。


推荐意见 23:肾脏移植围手术期建议使用利尿合剂扩张肾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肾功能恢复(推荐强度 D,证据等级 5)。


推荐意见 24:肾脏移植围手术期建议使用前列地尔、丹参、羟苯磺酸钙等药物促进移植肾功能恢复(推荐强度 C,证据等级 4)。



Q19

肾脏移植围手术期如何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

推荐意见 25:针对肾脏移植术后早期尿量较多普遍存在低钠血症,建议受者未恢复进食时,可给予静脉补充高渗盐纠正低钠血症(推荐强度 C,证据等级 4)。


推荐意见 26:肾脏移植围手术期应维持受者血钾正常水平。有心律失常风险的受者血钾水平建议维持在 4.0 mmol/L 以上。血钾在 5.5~6.0 mmol/L 时,应采取预防性处理措施;血钾超过 6.5 mmol/L 时,应立即进行降血钾治疗;血钾在 3.0~3.5 mmol/L 时,建议给予口服补钾治疗;当血钾降低至 3.0 mmol/L以下时,则应进行静脉补钾,同时要注意有无合并其他电解质的紊乱,以防止加速血钾的丢失(推荐强度 D,证据等级 5)。


推荐意见 27:建议肾脏移植术中和术后早期使用 5% 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推荐强度 B,证据等级 2b)。


推荐意见 28:建议轻度低钙血症可以通过口服钙补充剂治疗,严重低钙血症建议采用高剂量活化的维生素 D 及其类似物以及静脉补钙后口服钙补充剂的方法综合治疗(推荐强度 D,证据等级 5)。


Q20

肾脏移植围手术期有哪些影像学检查方法?

推荐意见 29:通过移植肾超声可监测移植肾大小、移植肾血流、移植肾集合系统、移植肾周积液等指标。建议移植肾超声作为肾脏移植围手术期首选的影像学检查,肾脏移植术后 24 h 内,应进行首次移植肾超声检查。接下来的 1 周内,每日进行 1 次超声复查。1 周后,根据受者的恢复情况,将制定相应的检查方案。出现并发症的受者,将增加检查次数(推荐强度 D,证据等级 5)。


推荐意见 30:通过移植肾超声可监测移植肾大小、形态结构、移植肾血流指数、移植肾集合系统、移植肾周积液等指标(推荐强度 D,证据等级 5)。


推荐意见 31:除移植肾超声监测以外,移植肾超声造影、MRI、CT 为肾脏移植围手术期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建议必要时选择(推荐强度 C,证据等级 4)。


Q21

肾脏移植围手术期如何进行感染监测?

推荐意见 32:建议对肾脏移植受者留取咽拭子、痰液、引流液、尿液,以及必要时的血液等标本,定期进行病原学监测,及时诊治感染(推荐强度 B,证据等级 2a)。

Q22

肾脏移植围手术期受者心理治疗的是否必要?

推荐意见 33:建议在围手术期给予肾脏移植受者心理疏导,特别是对于有相关危险因素的受者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推荐强度 C,证据等级 4)。



编写组


执笔作者:

李 杨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林 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王 钢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通信作者:

薛武军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审专家:

薛武军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欧彤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

审稿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长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显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朱一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朱有华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李 宁 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李红芹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杨 琴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吴建永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张伟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张 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尚文俊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赵 杰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董 震 青岛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谢续标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

裴磊磊 西安交通大学

发送
CCMTV移植频道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