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盛旺教授:地舒单抗是成人实体瘤无症状骨转移治疗的关键治疗方案
CCMTV肿瘤频道 2116次浏览
2025-04-27

图片



专家介绍

盛 旺 教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图片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 福建省抗癌协会第三届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医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 福建省肿瘤防治联盟第一届胃癌、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 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会员

  • 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小细胞肺癌学组委员


图片



引言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时常遇到患者毫无症状却查出骨转移的情况,这给诊疗带来了挑战。以乳腺癌为例,其骨转移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我们有幸邀请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盛旺教授,就成人实体瘤骨转移无症状患者的诊疗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盛旺教授,从事肿瘤内科专业14年,始终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得医护同仁的好评。在实体瘤骨转移的综合治疗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CCMTV将盛旺教授对于无症状骨转移患者诊疗策略的观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CCMTV


盛教授您好,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如何在日常诊疗中提高对这类无症状骨转移的警惕性,并筛查相关高危患者呢?

盛 旺 教授


在临床实践里,提高对无症状骨转移的警惕十分关键。像乳腺癌,激素受体阳性型的骨转移风险相对更高[1]。数据显示[2],骨骼是乳腺癌常见远处转移部位,约占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60%-75%。所以,对于乳腺癌患者,尤其是激素受体阳性的,骨转移筛查应成为常规检查项目。除了骨转移筛查以外,在询问病史时,即便患者未主动提及骨痛等典型症状,也要主动询问是否有局部不适、乏力等细微表现,这些可能是骨转移的早期信号。

肺癌方面,情况也类似。肺癌患者出现骨转移的平均时间为9个月,约2/3在肺癌诊断时就已发生骨转移[3]。我国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发现[4],17.42%的肺癌患者会出现同时骨转移。所以,对于肺癌患者,特别是存在骨痛、高钙血症、高碱性磷酸酶、脊髓压迫症状等骨转移高危因素的,即使没有症状,也应及时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等筛查。临床医生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放过任何可能提示骨转移的线索,以此提高无症状骨转移的发现率。

在骨转移筛查方面,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也称为骨扫描(BS),是对于骨转移高危人群,最为推荐的优选初筛检测方式。研究数据表明,BS检测骨转移兼具敏感性(79%-86%)和特异性(81%-88%),全身成像不易漏诊[5]。若BS提示异常,要进一步进行X线、CT或MRI检查,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还可以进行PET/CT和PET/MRI检测。对于可疑骨转移病灶,在条件允许时,应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这是诊断金标准。总之,要根据患者病情、经济状况等,权衡利弊选择检查项目,避免过度检查。

CCMTV


确诊无症状骨转移后,地舒单抗在治疗方案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针对不同癌症的骨转移,地舒单抗的使用策略有何不同?

盛 旺 教授


地舒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阻止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活化,进而抑制骨吸收,在骨转移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肺癌骨转移治疗方面[6],地舒单抗是RANKL抑制剂的代表药物。对于所有肺癌骨转移患者,地舒单抗组中位生存期OS达8.9个月,唑来膦酸组达7.7个月,地舒单抗组将中位OS显著延长了1.2个月,同时,降低死亡风险20%。地舒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的OS获益更为显著,中位生存期较唑来膦酸延长了1.5个月,降低死亡风险22%[7]。因此,对于肺癌骨转移患者,若无禁忌证,地舒单抗可作为骨改良药物的优先选择,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使用,预防和延缓SREs的发生。

对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8],地舒单抗的地位也得到了全球多家权威指南的肯定,如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欧洲肿瘤学会(EMS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等,NCCN等循证医学指南给予ⅠA类推荐。研究显示,地舒单抗可以延迟乳腺癌患者SREs发生时间,降低SREs发生次数,效果优于双膦酸盐。特别是对于存在肾功能不全或联合应用铂类等肾毒性药物的患者,地舒单抗的优势更加明显,因为它几乎不经肾脏消除,无需调整剂量。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推荐地舒单抗的使用剂量为120mg,每4周皮下注射一次。使用过程中,需监测血浆钙浓度、肌酐、磷、镁水平,及时补充相应电解质,同时要避免口腔有创操作,预防颌骨坏死的发生。

CCMTV


除了治疗,地舒单抗在无症状骨转移的骨相关事件预防方面有哪些应用和优势?临床医生在使用地舒单抗进行SREs预防时,需要如何评估患者的风险和收益?

盛 旺 教授


地舒单抗在无症状骨转移的SREs预防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一项汇总分析总结了地诺单抗的相关数据[9]。该研究汇总了多达5723例多种实体瘤患者,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以及其他实体瘤等,使用地舒单抗与唑来膦酸的数据。结果显示,在各癌种的应用中,地舒单抗相比唑来膦酸,首次SREs发生时间延迟了8.21个月的(27.66 vs 19.45个月),降低了17%的首次SREs发生风险(HR 0.83 ; P<0.001),降低了18%的首次和后续SREs发生风险(RR 0.82; P<0.001)。充分说明了地诺单抗在预防晚期癌症骨转移患者SREs方面优于唑来膦酸,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临床医生在使用地舒单抗进行预防时,要全面评估患者的风险和收益。一方面,要评估患者的骨转移风险因素,如肿瘤类型、分期、分子分型、骨转移的影像学表现等。对于乳腺癌患者,还要考虑激素受体状态、HER-2状态等;对于肺癌患者,要关注肿瘤的病理类型、基因突变情况等。若患者骨转移风险较高,使用地舒单抗预防的潜在收益可能更大。

另一方面,要评估地舒单抗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风险。地舒单抗可能引起颌骨坏死、低钙血症等不良反应。因此,在用药前,要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评估口腔健康状况,因为口腔有创操作可能增加颌骨坏死的风险;同时要监测患者的血钙水平,对于存在低钙血症风险的患者,在使用地舒单抗前及治疗过程中需进行相应的监测和补充。只有综合评估患者的风险和收益,才能为患者制定最适宜的预防方案,在有效预防骨转移相关不良事件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图片



总结


盛旺教授聚焦成人实体瘤无症状骨转移的诊疗,给出专业的临床见解。在筛查方面,乳腺癌激素受体阳性型、肺癌有骨转移高危因素的患者需重点关注,骨扫描是推荐的初筛手段。治疗上,地舒单抗通过抑制RANKL发挥作用,在肺癌、乳腺癌骨转移治疗中效果良好,还能有效预防骨相关事件,使用时要综合评估患者风险与收益 。


参考文献:

[1]HarbeckN,Penault-LlorcaF,CortesJ,etal.Breastcancer[J].Breastcancer,NatRevDisPrimers,2019,5(1):66

[2]ColemanRE.Clinicalfeaturesofmetastaticbonediseaseandriskofskeletalmorbidity[J].ClinCancerRes,2006,12(20):6243s-6249s.

[3]HongS,YoukT,LeeSJ,etal.Bonemetastasisandskeletal-relatedeventsinpatientswithsolidcancer:AKoreannationwidehealthinsurancedatabasestudy.PLoSOne,2020,15(7):e0234927.

[4]GuoX,MaW,WuH,etal.Synchronousbonemetastasisinlungcancer:Retrospectivestudyofasinglecenterof15,716patientsfromTianjin,China.BMCCancer,2021,21(1):613.

[5]Qu X, Huang X, Yan W, et al. A meta-analysis of 18FDG-PET-CT, 18FDG-PET, MRI and bone scintigraphy for diagnosis of bone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Eur J Radiol, 2012, 81(5): 1007-1015.

[6]支修益,王洁,刘伦旭,等.中国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24,31(05):643-653.

[7]Scagliotti GV, Hirsh V, Siena S, et al. Overall survival improvement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nd bone metastases treated with denosumab versus zoledronic acid: subgroup analysis from a randomized phase 3 study. J Thorac Oncol. 2012 Dec;7(12):1823-1829.

[8]支修益,王洁,刘伦旭,等.中国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24,31(05):643-653.

[9]LIPTON A, FIZAZI K, STOPECK A T, et al. Superiority of denosumab to zoledronic acid for prevention of skeletal-related events: a combined analysis of 3 pivotal,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s [J].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Oxford, England : 1990), 2012, 48(16): 3082-92.  


发送
CCMTV肿瘤频道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