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2025 EAU丨陈旭教授: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研究进展!EAU最新指南更新 BCG 失败定义
CCMTV泌尿频道 4175次浏览
2025-03-31

图片

EAU25


泌尿领域的年度盛会——第40届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年会(EAU25)于2025年3月21日至24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圆满落幕!作为全球泌尿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EAU25聚焦于前列腺癌、尿路上皮癌、肾癌、罕见癌症、尿路结石、功能性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重建与男科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汇聚全球顶尖专家,共话泌尿学科未来。


CCMTV泌尿频道有幸在EAU现场邀请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旭教授,为我们分享团队入选EAU25发言的研究成果以及EAU25的重磅进展。CCMTV泌尿频道将其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图片



1


恭喜您团队的研究《膀胱内灌注 Disitamab Vedotin (RC48) 治疗 HER2 阳性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一项开放标签、单臂、剂量递增的 I 期临床试验》入选 EAU 大会。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该研究的主要结果和发现?后续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非常感谢 CCMTV 的采访。我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的陈旭医生。


本次我们团队有研究入选了 EAU 大会的发言。该研究聚焦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众所周知,约 70%~75% 的膀胱癌属于这一类型,其显著特点是极高的复发率。因此,如何通过膀胱内灌注药物有效预防复发,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 EAU 及中国指南,对于中危及高危 NMIBC 患者,推荐使用膀胱灌注卡介苗( BCG) 治疗。然而,BCG 在中国存在供应短缺的问题,许多地区的患者无法使用该治疗。此外,即使成功接受 BCG 治疗,一部分患者仍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复发,即所谓的 BCG 失败病例。目前,中国尚无针对 BCG 失败患者的有效保膀胱治疗方案,指南通常建议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如何为这部分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


Disitamab Vedotin (RC48) 作为一种抗体偶联药物(ADC),通过靶向表达 HER2 的肿瘤细胞来发挥作用。RC48 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晚期尿路上皮癌的一线治疗。基于其在晚期尿路上皮癌中的良好疗效,我们想知道这种药物的使用窗口能否前移,于是我们探索了其在早期膀胱癌 领域的应用可能性。


研究团队首先开展了临床前研究,在膀胱癌细胞系、类器官及动物模型中验证了 RC48 经膀胱灌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其能够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并延长小鼠生存期。在此基础上,我们启动了一项研究者发起的 I 期临床试验,并在本次 EAU 会议上汇报了初步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 9 例 HER2 阳性高危 NMIBC 患者,其中 8 例为未经 BCG 治疗的患者,1 例为 BCG 失败患者。研究采用 3+3 剂量递增设计,剂量分别为 60 mg、120 mg 和 180 mg。初步结果显示,RC48 经膀胱灌注的安全性良好,未观察到 3 级或以上的严重不良事件(SAE),且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约 40%),部分患者灌注后出现一过性尿路感染、尿白细胞升高。


在疗效方面,研究已开展一年多,9 例患者中 8 例完成了一年灌注治疗。截至目前,6 个月及 12 个月的无进展生存率均为 100%,6个月无复发率为 100% ,12个月的无复发率 87.5%。其中,1 例 BCG 失败患者在 9.4 个月时复发,但较其 BCG 治疗期间 4 个月即复发的情况,RC48 显著延长了复发时间。此外,该患者的病理分级由原先的T1降至Ta,佐证了该药物的有效性。此外,在 60 mg 低剂量组中,有 1 例患者在 13.2 个月时出现Ta复发。


基于这一积极结果,我们目前已启动一项全国多中心 I 期注册临床研究,进一步评估 RC48 作为 NMIBC 灌注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重点纳入 BCG 失败患者,该人群的治疗挑战更大,截至目前,研究中已入组 9 例患者,安全性表现良好,尚未观察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有效性评估仍在随访中,期待未来能够带来更多积极数据。


2


在本次 EAU 年会上,泌尿外科领域发布了诸多重要研究。您个人最关注的重磅研究有哪些?这些研究是否有可能改变临床实践?

本次 EAU 大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泌尿外科专家,会议内容丰富,多个会场同时进行学术讨论,极具学术价值。


我个人最关注的点是膀胱癌EAU指南的更新。EAU 指南是全球泌尿外科医生临床决策的重要参考,今年在 NMIBC 领域进行了诸多更新。其中,关于 BCG 失败的定义更加清晰。本次更新明确规定,经过 5 次诱导治疗后,若仍发生高级别肿瘤复发,即可定义为 BCG 失败。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虽然在 BCG 治疗后复发,但若非高级别复发或原位癌复发,则不一定属于 BCG 失败,此类患者相较于治疗过程中就出现复发的患者,总体生存率会更好。


此外,本次大会也强调基于多组学数据指导的临床决策,包括影像学、分子标志物及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等新技术的应用。随着 AI 及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积累了大量影像、病理及测序数据,通过 AI 分析建立预测模型,有望为临床决策提供更精准的指导。


尿液生物标志物也是本次会议的关注点之一。例如,DNA 甲基化突变等指标已被纳入 EAU 指南,用于膀胱癌的诊断及复发监测。然而,我注意到,目前指南纳入的尿液诊断技术主要来自欧美,而中国团队也在这一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例如,我们团队开发的UriFindDNA甲基化试剂盒已获得中国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然而,目前亚洲国家的检测产品尚未被 EAU 指南纳入。因此,作为中国的泌尿外科医生,我们也希望加强与 EAU 的学术交流,推动中国的创新技术进入国际指南,为全球膀胱癌患者提供更多有意义的技术及诊疗选择。


图片


陈旭 教授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泌尿外科

  • 肿瘤亚专科副主任,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博导

  •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 国家优青(肿瘤学)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青年科学家

  • 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 获得者

  • 长期从事膀胱癌发病机制和转化应用研究

  • 开发尿液DNA甲基化诊断膀胱癌试剂盒,获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

  • 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J Clin Invest,Clin Cancer Res,Cancer Res,Adv Sci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SCI论文36篇, IF >10分 17篇

  • 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 主持国自然基金4项(优青,面上2项,青年),省部级基金10余项

  • 荣获 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奖-优秀典范

  • 荣获 全国青年医务人员创新实践竞赛一等奖

图片

审核:陈旭教授

编辑:Dakota Zhu


投稿请联系:dakota.zhu@ccmtv.cn

泌尿相关会议、学术资讯、直播定期推送

⬇️扫码进群

图片

发送
CCMTV泌尿频道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