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美国首例双肺移植手术成功!中国器官移植之路还有多远?
CCMTV 洞察 3787次浏览
2023-03-16

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医学院周三宣布,该机构成功实施了一项开创性的双肺同时移植手术,让两名只能活几周或几个月的肺癌晚期患者重获新生,现在两个人都活得很好。这是美国首例成功的双肺同时移植手术。

两名患者分别为55岁和65岁,都被确诊为肺癌晚期,而且经过一系列的放疗和化疗治疗,都无济于事。西北大学医学院称,与传统的取一个再换一个肺不同,该机构的团队同时将患者的两个癌变的肺从体内取出,再用两个健康的移植肺取而代之。在此程中,医生做了一个完整的心肺搭桥手术,以阻止癌细胞污染新器官。

中国的器官移植技术至今发展如何,市场份额有多少,前景到底怎么样?请让我们拭目以待

28年全球器官移植诊断市场仅64亿美元

器官移植是指将有活力的供体器官通过手术转移至患者体内,以替代已经丧失功能的器官。

如今,人体内大部分器官已能实现移植,如心脏、肺、肝、肾脏、胰、小肠等。此外,角膜和血管等组织的移植也已经非常成熟。而对于那些终末期的肾病、肝病患者,器官移植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案。

根据GODT的数据,全球器官移植数量包括活体器官移植,在2020年之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具体来说,移植数量从2015年的12.66万例增长到2019年的15.38万例。然而,在2019年,全球共完成40,608例公民逝世后的器官捐献,但只能满足全球器官移植需求的约10%。根据Blue Weave的数据,2021年全球移植诊断市场规模为39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增长到64亿美元。

来源:健耕医药招股书

自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一共完成了34606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2021年,中国仅仅进行了19326例器官移植手术。然而,与每百万人口的死亡率相比,中国的器官捐献率和器官移植率仍然相对较低,因此中国在未来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来源:健耕医药招股书

主要是外国企业垄断

器官移植手术其中会涉及不同的准备工作和阶段,用到的包括术前术后检测IVD产品、器官储存&转运器械产品、抗免疫原性药品等,移植分型和抗体检测领域与器官移植患者术后监测领域同样出现跨国企业垄断的现象。所以这些企业,也基本分布在肾脏机械灌注领域、器官保存液领域、免疫抑制药物 TDM 领域、移植分型和抗体检测领域和器官移植患者术后监测领域。

在肾脏机械灌注领域,目前是由美国Waters Medical System、和荷兰的XVIVO占据主要位置。

在器官保存液领域,全球市场的霸主是北美公司Bridge to Life和法国 Institut Georges Lopez。
在免疫抑制药物 TDM 领域,中国市场一半份额由雅培占据,西门子约占 45%,罗氏占据少量份额。这些IVD巨头拥有广泛的试剂盒产品线和生产体外诊断设备的能力,因此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在移植分型和抗体检测领域,市场由 One Lambda(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子公司)及 Immucor 垄断;美国的市场参与者更多,还包括 Qiagen、 Omixon 等,One Lambda 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在器官移植患者术后监测领域,美国的市场参与者有CareDx、Natera和Eurofins(已收购TGI),CareDx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目前,在我国尚未获批的dd-cfDNA等器官移植患者术后监测产品。

CareDx是一家成立于1988年的公司,专注于器官移植术前和术后的检测产品和技术服务的研发和经营。公司主要产品为移植相关的体外诊断试剂,其中一些产品已被美国Medicare和许多商业保险公司支付范围内。2021年,CareDx的营业收入为2,963.9万美元。

TransMedics从事离体器官机械灌注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经营,其肺、肝、心脏灌注设备已获得美国FDA和欧盟的批准上市。2021年,TransMedics的营业收入为302.6万美元。

国内目前无移植相关的上市企业
由于整个行业,非常受制于器官捐献者的数量,所以国内企业,目前只有健耕医药专门从事器官移植,除此之外,安图生物、健帆生物、迈瑞医疗等企业,算是领域中的材料提供商。
健耕医药成立于2003年,最初的主营业务为代理移植领域器械和试剂产品,直至2016年通过收购境外子公司LSI取得器官保存及修复产品线,产品线覆盖了器官移植术前评估、围术期处理、术后长期管理的全阶段。
来源:健耕医药招股书
器官移植目前还存在四大问题
由于器官移植在我国的发展,还处在很初级的阶段,目前需要克服的问题很还有很多,比如:移植相关的伦理问题、器官捐献救助实施中存在的观念问题、器官移植后的特异性排斥的问题和移植的来源问题

伦理问题:器官移植涉及到生命和死亡,因此在伦理层面上需要考虑捐献者和受体者的权益平衡。例如,如何平衡器官捐献者的人权和受体者的医疗需求之间的冲突等问题。

观念问题:器官捐献救助实施中存在着许多观念问题,例如,许多人对于器官的商业化认同点差异很大,大部分人不接受将经济利益参入到器官捐献中。

特异性排斥问题:器官移植后的特异性排斥是移植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患者必须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以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但这也会增加感染和其他副作用的风险,同时也会导致长期的医疗费用。

来源问题:器官移植的来源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困境。在一些国家,器官捐献人数不足,使得等待移植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在某些情况下,器官移植甚至会导致贩卖器官或非法器官移植等问题,这会带来更大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总之,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器官移植需求巨大,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中国的器官移植市场并不大。

一方面,观念问题依然存在。由于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一些人对器官捐献和移植持谨慎态度,认为这种行为有违天道人情。另一方面,特异性排斥的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器官移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造成了移植医疗资源的短缺,移植手术的等待时间也较长。

因此,虽然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器官移植市场仍然不大,中国的器官移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器官移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综合参考:健耕医药、CareDx、GOAT

撰文、编辑、综合:cola

责编:赵德云

— END —

速度 专业 真知 洞察

欢迎关注 CCMTV 洞察,获取医药行业最新数字营销风向!

ccmtv洞察—药械沟通群

发送
CCMTV 洞察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