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韩宝惠教授:浅谈肺癌领域ADC药物治疗新进展及不良反应管理
肺癌之音 2212次浏览
2022-12-02

由上海奥奇科技发展基金会、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共同主办,上海市胸科医院、CSCO血管靶向治疗专委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诊疗专委会、亚太生物医学肿瘤分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CSCO小细胞肺癌专委会以及上海市抗癌协会血管靶向治疗专委会共同协办的“第十二届国际肺癌诊治和呼吸内镜大会”在上海顺利举办!CCMTV肿瘤频道特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为我们梳理下肺癌领域ADC药物治疗新进展及不良反应管理。

韩宝惠教授接受CCMTV临床频道采访

点击预约按钮,不错过每一场精彩直播!

一、近年来,ADC药物开展了多项临床试验,请您介绍下ADC药物在肺癌领域的研究进展。您认为第一个有望改变肺癌临床实践的ADC靶点和药物会是谁?


韩教授首先指出在新药的研发领域中,新增加了ADC药物。此药物是把单抗和化疗药物进行偶联,既能实现靶向的精准,又能体现化疗药物定点释放的优势。这两种优势使治疗更加精准、更加有效,因此,最近几年在国际上,针对靶点的ADC药物比如针对METHER2Trop2等靶点的药物都纷纷进入了一期和二期临床研究,而且从一期临床和二期临床的研究数据来看,有些药物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达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尤其是Amivantamab联合三代的EGFR-TKI 药物Lazertinib一线治疗得了超过25个月的PFS数据,这是一大突破和进展,因为三代靶向治疗药物的中位PFS在16-20个月左右。


为了实现PFS的再提高,ADC药物联合三代药物可能是未来的一条通路、未来的一个希望。这种组合既发挥了三代药物疗效稳定的优势,又提高了精准度,克服了耐药。此外,由于EGFR信号通路的耐药机制中,MET扩增的耐药机制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因此MET扩增的ADC药物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从临床研究数据看,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值得注意。您认为,目前ADC药物带来的获益是否大于其带来的风险?您对ADC不良反应管理有怎样的好建议?


ADC药物的优势是在靶向精准的同时定向释放化疗药物,类似于“生物导弹”,既能精准地定向,精准地结合,又能在结合之后,释放精准的化疗药物。但是它有一种毒副反应,是药物和靶器官结合造成的,如果药物结合到了靶器官的最主要作用点,就有可能引起毒性。例如结合到肺部释放化疗药物就可能导致肺间质、肺泡细胞的损伤,或者是间质性的改变。


如果一期试验药物剂量较高,例如剂量达到5.6mg,就会导致间质性肺炎的发生率超过20%。当药物剂量降低到四点几毫克时,间质性肺炎的发生率不到6%,但即便如此,这个发生率也是比较高的。因此这也是在提醒我们把握好剂量很重要,我们要摸索出既有效又安全的剂量,掌握好有效和安全之间的平衡。因此,韩教授认为每一个ADC药物可能都存在一个剂量窗和安全窗的吻合点。如果我们能把握好吻合点,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减少它的毒副反应,就能达到ADC药物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我国的ADC研发步伐与国外相比是否存在差距?可以如何改进?


我们的临床医生最近也进行了几项ADC药物的临床研究,包括HER2Trop2等等,这些临床研究都处于一期临床研究的阶段。


实际上,ADC药物的核心在于抗体偶联,这个偶联技术门槛很高,而且每家公司有自己的专利、自己的特长,并且,每一个抗体的偶联比如Trop2的偶联、HER2的偶联以及c-MET的偶联都是不一样的。同样是c-MET偶联,每个人采用的路径、偶联方式、偶联材料也有所不同,因此这个过程中涉及到非常多的细节。而且即使再好也要经过临床的验证。


因此,我们要通过临床前大数据的积累,细胞水平,动物水平,然后逐渐进入到一期临床,观察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药物的代谢,药物的分布,药代动力学的改变。这样才能走的扎实,而到底最终谁能胜出,我们要拭目以待。当然,因为每一步都需要循证医学的证据,所以我们没办法根据前期的结果来推断后面的结果。

点击预约按钮,不错过每一场精彩直播!

韩宝惠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内科名誉主任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中华肺癌学院执行院长

CSCO执委,CSCO肿瘤血管靶向专委会主委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肿瘤分会主委

上海市领军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

上海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专委会副主委

上海市医师学会呼吸学会副会长

从事呼吸内科临床诊治数十年,

具有丰富的肺部肿瘤诊断鉴别经验。

擅长肺癌诊断、鉴别诊断、多学科治疗,

对肿瘤生物免疫及靶向治疗研究具有特长;

目前致力于肺癌的诊断、多学科治疗

及肿瘤生物免疫靶向治疗的新技术研究。

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Lancet Oncology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JAMA Oncology,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等国际顶级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近五年以第一负责人承担

国家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4项,局级课题1项。

曾获得局级以上各类医学奖项共9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上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上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审核|韩宝惠教授

编辑|孟昕

责编|赵德云


— 扫码入群,探讨肿瘤热点话题 —

汇集最新最全的肺癌资讯

欢迎关注CCMTV临床频道·肺癌之音!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访问更多CCMTV肿瘤科频道精彩内容

发送
肺癌之音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