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国家队领航,共绘新蓝图丨2025 CSCO 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巡讲成功召开!
CCMTV泌尿频道 2688次浏览
2025-10-20
图片


2025年10月9日,领航计划·2025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尿路上皮癌(UC)诊疗指南巡讲——跟着国家队学泌尿肿瘤规范化诊疗活动首场(线上)会议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泌尿肿瘤领域的顶尖专家,围绕2025年CSCO UC指南的更新,特别是抗体偶联药物(ADC)带来的治疗变革,进行了深入解读与探讨。


图片

图1.何志嵩教授进行开场致辞


CSCO尿路上皮癌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何志嵩教授在开幕致辞中高屋建瓴地指出,以维恩妥尤单抗为代表的ADC药物横空出世,疗效显著,已然改变了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实践和指南。何教授特别强调了多学科团队(MDT)协作在应对新型治疗手段中的关键作用,并鼓励与会专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享真知灼见,共同推动UC领域的进步。



PART 01

晚期尿路上皮癌治疗的“无铂新时代”



图片

图2.刘卓炜教授教授开场主持


会议分为两个篇章,第一篇章主题为“指南解读 热点追踪”,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卓炜教授进行主持。





亮点解读: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确立晚期UC一线治疗新标准


图片

图3.张崔健教授进行精彩授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崔建教授对2025版CSCO UC指南中晚期尿路上皮癌部分(LA/mUC)的更新进行了解读。最核心的变动在于:维恩妥尤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简称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由去年的II 级推荐跃升为I级推荐,且无论患者是否耐受顺铂。


这一变革的基石是里程碑式的EV-302研究。该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的含铂化疗方案相比,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LA/mUC)患者带来了翻倍的生存获益:中位总生存期(OS)从15.9个月显著延长至33.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从6.3个月延长至12.5个月。此外,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组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67.7%,完全缓解率(CR)高达29.6%,远优于化疗组的44.4%和12.5%。


张教授还指出,尽管传统化疗(如GC方案)因经济性和可及性仍保留在推荐中,但是以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为代表的“去铂”联合方案已成为LA/mUC患者疗效更优的一线治疗新标准



数据深潜: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为亚洲人群带来超预期获益


图片

图4.刘希高教授进行精彩授课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刘希高教授对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的研究数据进行了深度剖析。他特别强调了该方案在亚洲人群中展现出更卓越的疗效。在EV-302研究中,亚洲患者接受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治疗的中位PFS达到惊人的23.8个月,是对照组化疗(6.3个月)的近4倍;中位OS尚未达到,死亡风险下降高达67.4%,且亚洲人群CR率高达41.1%。


刘教授用“快速缓解、深度持久”概括了EV-P方案的疗效特点:快速:中位起效时间仅约2个月深度:亚洲患者的CR率高达41.1%,意味着近半数晚期患者可实现肿瘤的完全清除持久: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达23.3个月,24个月时仍有50%的应答者处于持续缓解状态,其中完全缓解者的2年持续CR率高达74.3%


关于维恩妥尤单抗的作用机制,刘教授解释,其靶点为Nectin-4,该靶点在尿路上皮癌中表达率高达97%,且表达稳定,不会存在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异质性,因此可直接使用,无需常规检,这使得该药具有极广的潜在受益人群。



实战焦锋,思维碰撞


图片

图5.第一篇章大咖论道


在第一篇章的讨论环节,多位专家们一致认为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虽已成为晚期一线的标准选择,但临床实践中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经济负担、在特殊人群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及不良反应的精细管理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卞晓洁教授通过一例肾盂癌病例,探讨了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在特殊病理类型及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与潜力。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董涵之教授关注了高龄患者(如80岁以上)的用药策略,并提出在使用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进展的后线治疗中探索其他ADC药物序贯使用的可能性。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恺惟教授比较了不同ADC药物的不良反应谱,并指出化疗(如GC方案)在维恩妥尤单抗进展后仍是一个有效的后线选择。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鄢阳教授提出了寡转移膀胱癌的治疗理念,并指出在ADC药物时代,如何优化与铂类化疗的序贯使用是临床关键问题。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意教授分享了在95岁高龄患者中成功应用维恩妥尤单抗的真实世界经验,用自身实践经验佐证了EVP联合方案在高龄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PART 02

尿路上皮癌围术期治疗与精细化管理



图片

图6.邢金春教授进行第二篇章主持


第二篇章主题为“规范引领 治疗前瞻”,由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邢金春教授进行主持。



指南更新: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确立晚期UC一线治疗新标准


图片

图7.鲍一歌教授进行精彩授课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鲍一歌教授系统梳理了膀胱癌诊疗进展。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领域,鲍教授强调了规范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应对卡介苗短缺的新策略,包括减量灌注、与化疗交替或联合PD-1抑制剂等。同时指出,指南已纳入多种新型药物,为卡介苗无应答患者提供了避免膀胱全切的新选择。


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鲍教授深入剖析了新辅助治疗格局的演变。除标准新辅助化疗外,治疗模式正趋向多元化。EV-103研究显示,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在顺铂不耐受患者中取得病理完全缓解率36%和病理降期率50%的优异数据,其III期研究EV-303结果即将公布,令人期待。MIBC治疗正从单一化疗向"化疗+免疫"及"ADC+免疫"等多元模式演进,为患者提供了更丰富的治疗选择。



RWS印证:维恩妥尤单抗疗效与安全性获临床实践检验


图片

图8.吕强教授进行精彩授课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吕强教授通过大量真实世界研究(RWS)数据,证实了维恩妥尤单抗(EV)在临床实践中的卓越疗效,且维恩妥尤单抗在真实环境中的疗效与临床试验数据保持一致。


日本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揭示了初始给药剂量与疗效的重要关联:在前2-3个周期接受维恩妥尤单抗全剂量(1.25mg/kg)治疗的患者,其疾病控制率高达81%,无进展生存期显著优于初始即接受减量治疗的患者。吕教授强调,在患者耐受范围内,早期足量给药对于快速控制肿瘤、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在特殊人群应用方面,维恩妥尤单抗的应用边界正不断拓展: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不逊于年轻患者;需定期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通过透析间歇期给药,可实现完全缓解且安全性良好;即使是伴有鳞状或腺样分化的特殊病理亚型,维恩妥尤单抗也表现出显著治疗活性。这些发现为传统治疗受限的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实战焦锋,思维碰撞


图片

图9.第二篇章大咖论道


在第二篇章的讨论环节,专家们一致认为尿路上皮癌诊疗已进入一个选择多元但决策更需精细化的新时代,多学科协作是驾驭当前复杂局面、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的关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曹明教关注维恩妥尤单抗的不良反应管理,分享了联合用药中出现高血糖的鉴别与处理经验,强调了个体化调整的重要性。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胡嘏教授指出卡介苗短缺是当前NMIBC治疗的主要困境,并针对MIBC新辅助治疗提出了“化免联合”与“ADC联合免疫”如何选择的“幸福烦恼”。湖南省肿瘤医院蒋书算教授强调了TURBT手术规范的基石地位,并分享了卡介苗联合PD-1在保膀胱治疗中的探索,以及对维恩妥尤单抗在围手术期应用的积极展望。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何朝辉教授提出了探索维恩妥尤单抗联合国产PD-1的可行性,并呼吁建立基于中国患者数据的用药经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乔建坤教授从基层视角出发,认同维恩妥尤单抗为高龄患者带来的希望,并再次强调了推广规范化手术的必要性。



结语:本次CSCO UC指南巡讲围绕尿路上皮癌的诊疗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清晰地勾勒出从NMIBC、MIBC到LA/mUC的全方位、精细化诊疗新蓝图。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以维恩妥尤单抗为代表的ADC药物正深刻改变临床实践格局,而多学科协作是实现个体化治疗、使患者获益最大化的核心基石。展望未来,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涌现、治疗策略的前移,中国尿路上皮癌的诊疗水平必将迈向新的高度,最终为更多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的希望与高质量的生活。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
本平台致力于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丰富的医学信息。请注意,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也不应被用作诊疗指导。如果将这些信息用于非医学信息了解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此外,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赞同其描述和观点。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 END —
图片

CCMTV临床频道注册会员数据突破210万+,平均每日更新视频及资讯内容300余条,目前拥有医学视频数量10万+,累积时长达185万+分钟,致力于打造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专业服务平台。CCMTV药械营销推广覆盖开发期(上市前)、导入期(上市)、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通过CCMTV朱雀AI大模型,实现权威精准触达和智能反馈分析,助力药械推广进入数字化闭环营销时代。


发送
CCMTV泌尿频道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