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2025 CSCO丨领军会客厅・奇思妙想话指南:马军、朱军、姜尔烈教授共话抗肿瘤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指南落地之道
CCMTV血液频道 4326次浏览
2025-09-29

图片


2025年CSCO年会现场, CCMTV图片之“奇思妙想话指南” 图片专题访谈温情启幕。主持嘉宾、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姜尔烈教授齐聚一堂,以《CSCO抗肿瘤治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25)》为核心,开启一场 “有思考、有温度” 的深度对话。
该指南首次整合肿瘤全治疗场景(含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细胞治疗、免疫治疗等)下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管理,覆盖范围之广创历年之最;却也面临 “如何平衡指南刚性与临床弹性”“怎样让指南更好用” 等落地难题。此次访谈围绕两大核心议题,为指南的推广落地与临床实践应用精准破局、支招献策。

点击????查看完整视频


开篇:以FN为钥,

解锁指南落地新思考


马军教授在开场中直指临床痛点:“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是化疗患者最常见也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轻则影响治疗进程,重则危及生命。临床医生每天都在和FN打交道,面对预防选择的困惑、指南落地的难题,心里难免有‘恪守与变通’‘简化与优化’的纠结。” 他进一步介绍,《CSCO抗肿瘤治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25)》首次将肿瘤全治疗模式下的血细胞减少管理纳入其中,是一次全新且全面的尝试,“今天这场活动,就是想打开话匣子,用奇思妙想的方式‘话’指南,为指南系列推广活动拉开序幕。”


议题一:FN预防选一级还是二级?

指南“刚性”与“临床弹性”的平衡之道


临床中,患者化疗后发生FN事件时,“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 的选择常让医生陷入纠结。马军教授首先向淋巴瘤诊疗领域经验深厚的朱军教授抛出问题:“淋巴瘤患者化疗后FN风险差异大,指南的‘刚性’和临床的‘弹性’该如何平衡?”

朱军教授明确表示,遵循指南是临床医生的基本准则:“无论是化放疗还是免疫靶向治疗引发的FN,遵守指南规范是胜任临床工作的基础,这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底线。” 但他同时强调,临床弹性源于医生的经验积累与个体化评估“弹性不是背离指南,而是在指南基础上的‘微调’。比如一级预防针对高风险患者提前干预,二级预防针对已发生FN的患者后续保护,具体选择要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通过仔细观察病情、与患者充分沟通,在责任与安全前提下调整方案,让指南落地更贴合患者需求。”

随后,马军教授将视角转向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向姜尔烈教授提问:“移植患者病情复杂,尤其半相合移植与老年移植中,是否会遇到指南推荐与实际情况冲突的场景?如何处理?”

姜尔烈教授以移植后真菌感染防治为例展开解答:“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重建延迟,感染管理本就复杂,加上新药与新诊断技术不断涌现,常出现指南未覆盖的情况。拿移植后真菌预防来说,我刚进入这个领域时,临床能用的只有两性霉素B;后来氟康唑上市,凭借疗效和安全性优势,很快成为指南推荐的真菌预防金标准。但随着诊断技术进步,我们发现曲霉、毛霉这类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病例越来越多,氟康唑的覆盖范围已经满足不了临床需求。直到泊沙康唑问世,它能有效应对这些特殊真菌感染,才逐步替代氟康唑,成为新的指南推荐金标准。这个过程很直观地说明,指南会随医学发展‘与时俱进’,而指南与实际的冲突正是推动指南更新的动力——临床医生要积累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为指南完善提供证据,让指南始终贴合临床需求。

马军教授在总结中强调:“恪守指南与灵活变通从来不是对立的。指南的核心是循证,它给出临床决策的‘安全底线’,比如高FN风险患者优先一级预防;变通则基于个体化评估,要结合患者基础疾病、年龄、经济条件、药物可及性等,在指南框架内调整方案。指南是地图而非枷锁,医生要像经验丰富的司机,根据‘路况’(病情)与‘车况’(患者身体状况)选择路线,这才是临床艺术的最高境界。


议题二:指南好用难?

简化内容与优化工具的双管齐下之策


随着指南内容不断丰富,“用起来复杂” 成为不少临床医生的反馈。是简化指南内容,还是优化使用工具?马军教授就此展开第二议题讨论,并首先询问朱军教授:“指南需兼顾全面性与易懂性,简化内容会不会牺牲循证依据的完整性?”

朱军教授给出否定答案,他强调指南需立足中国实际,尤其要考虑基层医生的可及性:“指南面向全国,包括基层医院,不能只追求前沿而忽略落地性。简明扼要、实用方便是核心方向,简化内容不是删减关键证据,而是提炼核心要点;同时要完善工具,比如电子版指南、AI查询系统等,让医生‘爱用、能用、方便用’——这才是指南的最终目的,让更多医生能轻松掌握并应用指南。”

接着,马军教授针对年轻医生更熟悉数字化工具的特点,向姜尔烈教授提问:“优化使用工具,比如FN风险评估表格、小程序,能否让年轻医生更愿意用指南?”

姜尔烈教授表示认同:“CSCO指南推出的口袋本已很贴合临床,但数字化工具能更进一步。比如通过手机端快速查询,未来若能与电子病历系统结合,实现风险一键评估、方案一键查询,将大幅提升指南的实用性。这符合当下的数字化时代趋势,也能更好满足年轻医生的使用习惯,让指南真正‘活’在临床。

马军教授在总结中指出:“简化内容与优化工具并非选择题,而是必答题的两个部分。指南核心内容需保持科学精准,同时要拥抱数字化时代,将指南转化为临床医生‘口袋里的智能助手’,让指南从厚重的书籍变成随时可用的‘导航精灵’,真正造福患者。”


总结:以指南为友,

共筑FN管理新防线


访谈最后,马军教授对两位专家的分享表示感谢,并提及恒瑞长效G-CSF、齐鲁新长效G-CSF均对升白领域的贡献。他强调:“一份好的指南,不是‘束之高阁的标准’,而是‘指导临床的伙伴’;一次好的讨论,不是‘达成统一的答案’,而是‘打开思考的大门’。希望今天的‘奇思妙想’,能成为大家用指南、推指南的起点。”

同时,马军教授预告,《CSCO抗肿瘤治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25)》后续将与CCMTV临床频道联手开展系列推广活动,“期待在后续‘指南季’活动中,与更多同道相遇,一起把FN管理做得更细、更好,为肿瘤患者的安全治疗保驾护航!”


马军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监事会监事长

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专家组组长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总编辑

原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主任委员

原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朱军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 淋巴瘤科主任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监事会副监事长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北京癌症康复会会长


姜尔烈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博士生(后)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细胞治疗学组副组长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白血病自体移植协作组组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组副组长

中华骨髓库专家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天津市血液与再生医学学会副理事长

中华血液学杂志、白血病&淋巴瘤等杂志编委

编辑|13

审核专家|马军教授、朱军教授、姜尔烈教授

相关链接:

2025 CSCO专访丨陈文明教授:多发性骨髓瘤的创新之路与规范之道

2025 CSCO | 赵东陆教授:聚焦抗肿瘤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守护患者疗效与生活质量

2025 CSCO丨马军教授:聚焦血液肿瘤治疗突破——立足当前实践,展望未来方向

2025 CSCO丨贡铁军教授、李增军教授:泊马度胺临床用药共识更新,详解亮点与临床价值

CSCO领导寄语 | 共赴临床肿瘤学盛宴,泉城济南,不见不散!

CSCO 2025|大会启幕:聚焦肿瘤领域前沿,共促学科创新发展

CSCO 2025|当医学遇见AI:二楼AI长廊体验区解锁临床新姿势

2025 CSCO丨【创新药物临床研究数据专场】多癌种覆盖,新药、新疗法强势来袭!

2025 CSCO丨【白血病诊疗进展专场】厚积薄发,共绘白血病诊疗新蓝图







本平台致力于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丰富的医学信息。请注意,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也不应被用作诊疗指导。如果将这些信息用于非医学信息了解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此外,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赞同其描述和观点。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 END —
图片
CCMTV临床频道注册会员数据突破210万+,平均每日更新视频及资讯内容300余条,目前拥有医学视频数量10万+,累积时长达185万+分钟,致力于打造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专业服务平台。CCMTV药械营销推广覆盖开发期(上市前)、导入期(上市)、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通过CCMTV朱雀AI大模型,实现权威精准触达和智能反馈分析,助力药械推广进入数字化闭环营销时代。

发送
CCMTV血液频道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