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2025 CSCO NSCLC指南重磅更新与骨转移管理解读,照亮晚期患者长生存之路
CCMTV肿瘤频道 2540次浏览
2025-08-20
图片


肺癌作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以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带来沉重负担。 在我国,这一挑战尤为严峻。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所有恶性肿瘤之首,2022年新病例高达106万例,死亡病例达73万例1。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其主要类型,患者预后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依据第9版TNM分期统计,其5年总生存率(OS)随分期进展而显著下降,IIIB期仅为31%,IV期则降至7%~18%。为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并推动规范化诊疗, 2025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整合了最新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系统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值得欣慰的是, 近年来肺癌诊疗领域,特别是针对IIIB至IV期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步,新辅助/辅助治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创新疗法的应用,正有效改善着患者的生存预后。                                                                 

随着NSCLC患者生存期的显著延长,其面临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风险也相应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患者术后仍存在复发或转移的可能。复发类型主要包括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其中,骨转移作为NSCLC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其发生率可能随生存期延长而上升。 尤为关键的是,骨转移常在引发明显骨痛等临床症状前即已发生。因此,在提升患者生存的同时,积极进行骨保护治疗对于预防骨相关事件(SREs)、保障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段建春教授针对2025版CSCO指南中晚期NSCLC的治疗更新及骨转移管理策略进行了深入解读。    

                                                                        

01

驱动基因阴性患者:免疫治疗方案再扩张,联合方案刷新生存数据

Law


首先是针对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的治疗,指南在无驱动基因非鳞NSCLC一线治疗部分新增“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作为I级推荐;新增“依沃西单抗(限PD-L1 TPS≥1%)”作为Ⅱ级推荐。PD-1/PD-L1抑制剂目前已成为IV期无驱动基因突变非鳞NSCLC一线标准治疗方案。免疫联合治疗方面,目前CSCO指南推荐8种不同的化疗+免疫治疗方案,其中ASTRUM-002研究结果显示,截至2023年6月15日,与单纯化疗相比,斯鲁利单抗+卡铂+培美曲塞治疗显著延长PFS(11.0个月vs 5.6个月,HR=0.55, P<0.0001)和OS(25.0个月vs18.9个月,HR=0.68,P=0.0097),NMPA已批准斯鲁利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作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NSCLC一线治疗。

对于孤立性转移患者,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尤为重要。肺部手术前若存在孤立性脑、肾上腺或骨转移,需按原发灶分期原则制定手术或放疗方案,术后仍需规范全身治疗。IV期多发脑转移且PS评分良好的患者,新增“SRS/WBRT同步卡瑞利珠单抗+含铂化疗”作为Ⅲ级推荐,提示局部治疗联合全身治疗可改善预后。



01

驱动基因阳性患者:一线及耐药后治疗新格局

Law


针对晚期驱动基因阳性NSCLC的治疗,首先是EGFR突变阳性的治疗更新。在亚洲人群中,EGFR突变检出率高达40-60%,这一特征使得EGFR-TKI成为晚期患者治疗的基石药物。在三代EGFR-TKI单药选择方面,指南进行了扩充。新增瑞厄替尼、瑞齐替尼作为I级推荐药物,这两款药物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优异的疗效和安全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佐利替尼因其在脑转移这一特殊亚群中的突出表现,获得了专项I级推荐,这为临床医生治疗脑转移患者提供了更有力的武器。同时,指南明确推荐三代EGFR-TKI作为EGFR敏感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其次,在联合治疗策略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FLAURA2研究数据令人振奋,结果显示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或卡铂的方案,较奥希替尼单药治疗显著延长中位PFS至29.4个月(对比单药治疗组19.9个月,HR=0.62),OS分析也显示出明显的获益趋势。基于这些强有力的证据,该联合方案已被升级为I级推荐。此外,MARIPOSA研究证实埃万妥单抗联合lazertinib可降低患者30%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23.7个月vs16.6个月),虽然目前仅作为Ⅲ级推荐,但为晚期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针对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的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本次指南更新将埃万妥单抗联合化疗上调为I级推荐。PAPILLON研究数据显示,该方案较传统化疗可降低60%的疾病进展风险,为这类难治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2025年CSCO指南针对EGFR敏感突变NSCLC耐药后的治疗策略进行了重大革新,首次将免疫联合方案纳入核心推荐。其中,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基于HARMONI-A研究数据新增为I级推荐,该方案显著延长患者PFS并提高客观缓解率;同时,"培美曲塞+顺铂+贝伐单抗+信迪利单抗"四药联合方案也上调至I级推荐。在新型药物方面,ADC类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凭借OPTITROP-Lung03研究的优异数据新增为Ⅱ级推荐。相信未来随着更多创新药物的研发和生物标志物的探索,EGFR突变NSCLC的全程管理将更加精准化和个体化。

其他驱动基因突变晚期NSCLC治疗部分同样迎来了诸多更新,例如IV期ALK融合一线治疗,新增“依奉阿克”I级推荐,同时明确将三代及二代ALK-TKI共同列为一线治疗的优选方案。这些更新显著拓宽了临床医生的选择空间,为不同特征的患者提供了更贴合个体化需求的治疗武器库。IV期ROS1融合NSCLC一线治疗部分上调“瑞普替尼”作为I级推荐,新增“他雷替尼”和“安奈克替尼”作为I级推荐。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KRAS G12C突变、HER2突变的一线或者是后线治疗均迎来多种药物的更新。



01

骨转移全程管理:地舒单抗防治骨事件显优势

Law


最后我们谈到晚期NSCLC患者的骨转移,据调查,17.42%的肺癌患者会出现骨转移,发生骨转移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不足一年3。骨转移的发生风险与肺癌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其中肺腺癌患者风险最高,其次为小细胞肺癌和鳞癌。肺癌骨转移的过程分为肿瘤侵袭、肿瘤细胞迁移及骨组织浸润三个步骤,其中RANKL/RANK是介导肺癌骨破坏的关键通路。

肺癌骨转移确诊后应立即进行骨改良药物治疗,临床常用的骨改良药物包括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和双膦酸盐类。

一项比较地舒单抗和唑来膦酸在预防合并骨转移的晚期肿瘤的随机双盲III期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唑来膦酸,地舒单抗能够显著延缓首次出现骨相关事件的时间长达6个月(21.4个月vs 15.4个月,HR=0.81;95%CI 0.68~0.96,P=0.017),首次出现骨相关事件的风险降低19%。此外,一项针对NSCLC骨转移患者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唑来膦酸相比,地舒单抗的中位OS具有显著优势(9.5个月vs 8.0个月),死亡风险降低22%。



01

总结

Law


2025版CSCO指南在晚期NSCLC诊疗领域取得多项关键进展。 对于IV期非鳞状非驱动基因阳性患者,新增“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的I级推荐方案。在驱动基因阳性领域, EGFR敏感突变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更加丰富,不仅纳入了新的三代TKI单药,还强化了基于奥希替尼的联合策略;同时,针对耐药后的挑战,指南创新性地引入了免疫联合疗法及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显著完善了精准治疗路径。其他驱动基因靶点(如ALK、ROS1等)的治疗同样迎来重要更新, 例如明确二代与三代ALK-TKI共同作为一线优选方案,并新增多个靶向药物作为I级推荐,极大地拓展了个体化治疗的选择空间。鉴于骨转移的高发性及其对生存质量的严重影响, 指南强调需通过MDT实施综合管理,结合骨改良药物、局部放疗及心理支持。其中,骨改良药物地舒单抗相较传统双膦酸盐(如唑来膦酸)展现出明确优势,可显著延缓首次骨相关事件发生达6个月并伴随生存获益(死亡风险降低22%),成为骨转移防护的更优选择。


   


参考文献  

1.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24,46(3):221-231.2. 

2.CSCO. 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 2025.

3.Guo X, et al. BMC Cancer, 2021, 21(1): 613.




01

专家介绍

Law

图片




段建春 主任医师 肿瘤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CSCO理事

CSCO肉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肿瘤罕见靶点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西省肿瘤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医学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北京肿瘤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肺癌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北京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创新团队”骨干成员

国自然青年基金,国自然面上项目获得者

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 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

长期致力于肺癌为主的胸部肿瘤的规范化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及转化研究


— END —

CCMTV肿瘤频道视频号已上线!

图片

发送
CCMTV肿瘤频道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