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临床研究】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与10年ASCVD风险指数关系的研究
CCMTV内分泌频道 2381次浏览
2025-08-13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文章来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5,41(04):297-304.DOI:10.3760/cma.j.cn311282-20250114-00026

作者:王慧 索慧 马邓荣 昝晓晖 韩梅 郭馨远 刘靖芳



摘要

目的

探讨50岁以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TSH)水平与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风险指数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50岁以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清TSH水平升高组(T3组,TSH>5.91 mIU/L)和正常组,TSH水平正常组根据二分位数水平分为2组,T1组(0.56 mIU/L≤TSH<3.24 mIU/L)和T2组(3.24 mIU/L≤TSH≤5.91 mIU/L)。比较3组患者10年ASCVD风险指数的差异, 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TSH水平与10年ASCVD风险指数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清TSH水平与10年ASCVD风险指数的独立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490例50岁以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T1组310例,T2组131例,T3组49例。T3组10年发生ASCVD的风险显著高于T1组(18.40%对13.90%, χ 2=9.47, P<0.05)。血清TSH水平与10年ASCVD风险指数显著正相关( r=0.144,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高血压、血脂、糖尿病病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白蛋白、乳酸脱氢酶、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肌酐、磷等混杂因素后,血清TSH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10年ASCVD风险指数独立正相关( β=0.23, 95% CI 0.02~0.45)。


结论

50岁以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SH水平与10年ASCVD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应密切监测其血清TSH水平的变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的患病率正在增加,ASCVD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1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 2 ],中国是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从2019年的1.16亿增加到1.74亿,其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 3 ]。糖尿病使40~60岁人群的预期寿命缩短了4~10年,并独立使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增加了1.3~3.0倍 4 ]。甲状腺功能障碍在糖尿病患者中比在一般人群中更常见,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TSH)是一种主要调节甲状腺的激素,研究显示其与血脂异常、高血压和胰岛素敏感性密切相关 5 ]。然而,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SH水平与ASCVD发生风险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估血清TSH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10年ASCVD风险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ASCVD的防治提供线索。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 246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本研究获得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批件编号:LDYYLL2024-781)。


纳入标准:(1)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年龄≥50岁;(3)所需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1型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2)确诊为甲状腺肿瘤或有甲状腺切除术或放射性碘治疗史的患者,近3个月内服用过影响甲状腺药物的患者;(3)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冠脉支架植入和冠脉旁路移植)、脑卒中(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和动脉粥样硬化源性周围动脉疾病等的患者;(4)有恶性肿瘤病史、严重感染性疾病、严重肝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二、方法

1.一般资料收集:

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及降糖药物使用情况、高血压病史、ASCVD史、ASCVD家族史、吸烟史(吸烟定义:一生中至少吸过100支且目前正在吸烟者)以及其他既往病史。


2.体格检查:

测定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收缩压和舒张压。每个指标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


3.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均按要求空腹10~12 h后采集清晨静脉血5 mL,常规分离血清,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 FT 3)、TSH、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 FT 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 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 TgAb)水平(Cobas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瑞士Roche公司)。血清白蛋白、总蛋白、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 GGT)、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肌酐、尿酸、钙、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等采用AU5831和AU581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水平(Centaur-X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bA 1C水平(伯乐-D10,上海伯乐生命医学产品有限公司)。


4.计算公式:

(1)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体重/身高 2(kg/m 2);(2)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FPG×FINS/22.5;(3)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简化MDRD方程):eGFR=186×血肌酐(mg/dL) -1.154×年龄(岁) -0.203×0.742(女性)×1.233(中国人)[mL·min -1·(1.73 m 2-1]6 ]


5.诊断标准:

(1)糖尿病:有糖尿病典型症状且随机血糖≥11.1 mmol/L或FPG≥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11.1mmol/L或HbA 1C≥6.5% 7 ];(2)血脂异常:TC≥5.7 mmol/L,TG≥1.8 mmol/L,LDL-C≥3.7 mmol/L,HDL-C<0.8 mmol/L,符合以上其中任何一种,即为血脂异常;(3)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4)ASCVD定义: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冠脉支架植入和冠脉旁路移植)、脑卒中(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和动脉粥样硬化源性周围动脉疾病等;(5)10年ASCVD风险指数:采用10年ASCVD危险度评估[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Prediction for ASCVD Risk in China, China-PAR)]方程(https://www.cvdrisk.com.cn),根据性别、年龄、已治疗或未治疗时收缩压、TC、HDL-C、吸烟现状(是/否)、糖尿病(是/否)、腰围、居住地理区域(北方/南方)、是否城市化(城市/农村)和心血管疾病(ASCVD)家族史等11个指标计算研究对象10年ASCVD发生风险评分 8 ]


6.研究对象分组:

根据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血清正常TSH水平参考范围(0.56~5.91 mIU/L)将研究对象分为血清TSH水平升高组(T3组,TSH>5.91 mIU/L)和正常组,TSH水平正常组根据二分位数水平分为2组,T1组(0.56 mIU/L≤TSH<3.24 mIU/L)和T2组(3.24 mIU/L≤TSH≤5.91 mIU/L)。


三、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3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图片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 M ( Q 1Q 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以 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 2检验。多重比较采用 Bonferroni校正法校正 P值。采用相关性分析及一元线性回归分析50岁以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10年ASCVD风险指数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10年ASCVD风险指数与血清TSH水平的独立相关性。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水准( α)为0.05。


结果

一、50岁以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共纳入490例50岁以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0.9±6.5)岁。其中,T1组310例,T2组131例,T3组49例;T3组纳入人群的实际TSH范围为6.029~23.572 mIU/L,中位数为7.639 mIU/L,四分位数间距为2.574 mIU/L,超过10.00 mIU/L的有9例。如 表1 所示,收缩压、10年ASCVD风险指数、糖尿病病程、FT 4、TgAb、ALT、GGT、LDH、eGFR、尿酸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其中,T3组收缩压、10年ASCVD风险指数、LDH、尿酸水平高于T1组(均 P<0.05),LDH水平高于T2组( P<0.05),FT 4、eGFR水平低于T1和T2组(均 P<0.05),T2组糖尿病病程、TgAb、ALT、尿酸水平高于T1组(均 P<0.05, 表1 )。

309097c3d8f0edc7d87eac73dc914a5a_fc4226b8-c048-452e-8514-738ec36c3ed7.png


二、10年ASCVD风险指数与各研究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10年ASCVD风险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病程及血清TSH、TgAb、AST、LDH、肌酐水平呈正相关( r分别为0.572、0.675、0.197、0.121、0.144、0.119、0.091、0.161、0.097,均 P<0.05),与HDL-C、血清白蛋白、eGFR、血磷水平呈负相关( r分别为-0.142、-0.091、-0.294、-0.158,均 P<0.05),与BMI、HbA 1C、HOMA-IR、FT 3、FT 4、TPOAb、TC、TG、LDL-C、ALT、血清总蛋白、ALP、GGT、CK、尿酸、血钙均无相关性(均 P>0.05, 表2 )。

09efc63e043f07b30c449d5ae651f72c_0731a9f9-8eea-49bb-86cc-4fa077dbfcd4.png

三、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血清TSH水平10年ASCVD风险指数的比较

如 图1 所示,T3组10年ASCVD风险指数(18.40%)显著高于T1组(13.90%, P<0.05),T3组10年ASCVD风险指数(18.40%)高于T2组(15.30%)、T2组10年ASCVD风险指数(15.30%)高于T1组(13.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图1 )。

image.png

图1 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血清促甲状腺素水平组的10年ASCVD风险指数水平比较


四、一元线性回归分析10年ASCVD风险指数与TSH水平的关系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10年ASCVD风险指数与年龄、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病程、TSH、血脂异常、LDL-C、LDH、肌酐水平正相关( β值分别为0.69、6.95、0.31、0.21、0.01、0.54、1.52、1.19、0.04、0.06,均 P<0.05),与HDL-C、血清白蛋白、eGFR、血磷水平负相关( β值分别为-5.18、-0.18、-0.10、-7.57,均 P<0.05, 表3 )。

612045817f4472ba8c8405c435ce9831_2fd1c3b7-6f1e-45d9-aad5-b0959f8735dd.png


五、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SH与10年ASCVD风险指数的独立相关性

以10年ASCVD风险指数为因变量,血清TSH水平为自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SH水平与10年ASCVD风险指数的独立相关性。模型1中未校正变量,血清TSH水平与10年ASCVD风险指数水平存在相关性( P<0.05)。模型2校正年龄,血清TSH水平与10年ASCVD风险指数仍存在相关性( P<0.05)。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进一步校正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病程,血清TSH水平与10年ASCVD风险指数仍存在相关性( P<0.05)。模型4在模型3的基础上,继续校正AST、血清白蛋白、LDH、eGFR、肌肝和血磷,血清TSH水平与10年ASCVD风险指数依旧独立正相关( P<0.05),另外年龄、高血压、血脂异常与10年ASCVD风险指数独立正相关(均 P<0.001),血磷水平与10年ASCVD风险指数独立负相关( P<0.05)。各模型校正的自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共线性诊断:容忍度接近1,方差膨胀系数<10, 表4 )。

21dafb1e6d82f96ebcf47e629e85ecff_0e53a343-b540-44d2-90ab-e3b45f563d61.png


讨论

China-PAR方程由一项基于106 281名中国参与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推导得出和验证 9 ]。此方程综合考虑了传统危险因素:年龄、收缩压、TC、HDL-C、吸烟和糖尿病,还结合中国地域分布和疾病谱的特点,纳入了有中国特色的南北方、城乡、腰围和心血管病家族史信息,对中国人群未来10年ASCVD风险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10 , 11 , 12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指南和中国指南已将其作为CVD风险评估和风险因素管理的实用工具 13 , 14 ]。在中国指南中,China-PAR模型已被推荐用于普通人群和2型糖尿病患者 14 ]。既往研究显示,即使在正常参考范围内的甲状腺功能,较高的TSH或较低的FT 4水平,也可能导致ASCVD的发展 15 ]


本研究探讨了血清TSH水平与10年ASCVD风险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50岁以上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着血清TSH水平的升高,其10年ASCVD风险也逐渐增加。在校正混杂因素后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到血清TSH水平与10年ASCVD风险指数之间存在独立正相关。


本研究根据血清TSH水平分为升高组和正常组,TSH水平正常组根据二分位数水平分为正常高组和正常低组。结果显示正常高TSH水平组10年ASCVD风险指数高于正常低组,这与既往的一些研究结果相似: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了来自NHANES Ⅲ的12 584名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美国研究对象,将正常范围的TSH水平按三分位数分组后,研究结果显示相比较中等TSH水平,高TSH水平与全因和CVD死亡风险增加相关 16 ]。既往的一项 meta分析显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较高的CVD风险相关 17 ]。一项对12项临床试验进行的 meta分析显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在接受左甲状腺素治疗后,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降低 18 ]。但可能是由于样本量较小、存在混杂因素等原因,在本研究中上述风险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另外,本研究比较了TSH水平升高组与正常组,结果显示TSH水平升高组的10年ASCVD风险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低组( P<0.05),这与既往的研究结果一致。英国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了162 369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近900 000次的TSH测量结果,并将其与正常TSH参考范围进行比较,该研究表明,在高TSH浓度下,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 19 ]。一项针对中国社区老年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校正70岁以上人群ASCVD的危险因素后,TSH升高与ASCVD独立正相关( OR=1.054, 95% CI 1.011~1.100, P=0.014) 20 ]


然而,还存在一些不一致的研究结果,Cappola等 21 ]报道正常范围内较高的TSH水平或较低的FT 4水平与老年人较低的CVD和全因死亡率风险相关。最近荷兰的一项队列研究探讨了1 265例糖尿病患者(其中69.3%患有血管疾病)正常范围内的血清TSH水平与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正常范围内的TSH水平与血管和全因死亡风险之间无相关性 22 ]。上述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归因于研究设计、ASCVD定义、研究对象基本特征、样本量、校正的混杂因素等方面的差异。


本研究对50岁以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分析,探讨这一人群TSH水平与10年ASCVD风险指数的关系。既往的一些研究对50岁以下患者、女性患者及非糖尿病患者的TSH水平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一项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50岁以下患者TSH升高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23 ]。一项纳入3 814例60岁以上成人的随访研究发现TSH升高与ASCVD风险因素相关 20 ]。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TSH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多元分析显示女性与较高的TSH水平独立相关 24 ],这种差异可能与雌激素对甲状腺功能的调节作用有关 25 ]。挪威的一项为期12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女性冠心病的风险显著较高 26 ],性别与ASCVD之间的关联值得进一步研究。一项纳入120人的前瞻性研究提示与非糖尿病患者受试者的血清TSH水平[(1.98±1.72) mIU/L]相比,糖尿病患者受试者的血清TSH水平[(3.43±2.71)mIU/L]显著增加( P<0.05) 27 ]


在校正混杂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本研究得出年龄大、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血磷水平高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10年ASCVD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高龄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存在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β拮抗剂的使用可降低复发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这表明慢性炎症是年龄相关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 28 ]。衰老会导致炎性细胞因子的基础分泌升高,而且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下降和吞噬功能受损,从而促进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29 ]。高血压也是ASCV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者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上调,活性氧生成增加,诱发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大量产生,促进ASCVD进展 30 ];而且高血压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IL-12、IL-23、IL-27等炎性细胞因子升高,通过炎症免疫机制促进ASCVD进展 31 ]。高磷血症可通过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胆固醇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异常N-糖基化修饰,促进血管壁细胞内原位胆固醇合成,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32 ]


截至目前为止,尚无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SH水平与10年ASCVD风险指数的相关研究报道。有几种潜在的机制可以解释TSH水平与ASCVD之间的关联:(1)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中,TSH作为上游激素对甲状腺激素进行调节,从而对心脏、血管产生影响:甲状腺激素是心功能和心血管疾病调节中至关重要的因子之一,对于血流动力学起着重要作用,低甲状腺激素通过调节钙摄取和心肌细胞中多种收缩蛋白的表达来降低心脏收缩力 33 ];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足会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松弛,通过减少一氧化氮、增加全身血管阻力以及诱导内皮功能障碍等方式对整体血管产生负面影响 34 ]。(2)较高的TSH水平可能会促进血浆胆固醇酯转移蛋白介导的胆固醇酯转移,并降低HDL-C抑制LDL-C氧化修饰的能力,从而导致脂蛋白转化过程中的促动脉粥样硬化改变 15 ]。(3)较高的TSH水平可能通过对胆红素代谢产生影响,进而增强氧化应激反应、促进慢性炎症,并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 35 ],这种影响在存在慢性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更为明显 15 ]


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1)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无法推断血清TSH水平和10年ASCVD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2)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可能存在选择及入院率偏倚,需要有更大样本及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3)本研究未考虑饮食、营养、体力活动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对血清TSH水平的影响。(4)血清TSH水平指标只检测了1次,可能不能充分反映长期的水平。尽管存在这些局限性,但在某种程度上,本项研究的结果可能反映了血清TSH水平和10年ASCVD风险的关联。未来需要扩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的发现,并进一步探索血清TSH水平与ASCVD风险之间的联系机制。


综上,本研究发现对于50岁以上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SH水平与10年ASCVD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随着血清TSH水平的升高,10年ASCVD风险指数逐渐增加,血清TSH水平与10年ASCVD风险指数独立正相关。因此,临床上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监测血清TSH水平的改变可能有助于早期发现ASCVD高风险人群,早期识别并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ASCVD的预后,提高其生命质量,减轻国家医疗负担。

参考文献 (


扫码下载杂志官方App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发送
CCMTV内分泌频道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