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2025 CSCO指南会|杨谨教授:检验先行,精准分层,HR+/HER2-乳腺癌治疗的精准探索之路
CCMTV肿瘤频道 1676次浏览
2025-04-29
图片

编者按


4月18-19日,泉城济南迎来了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5 CSCO指南会。作为中国临床肿瘤学界的顶级盛会,国内肿瘤领域的知名专家将齐聚一堂,以讲座和报告的形式,对CSCO系列指南内容进行全方位解读。


值此契机,CCMTV特别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杨谨教授,围绕2025《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深度解读当前HR+/HER2-乳腺癌治疗策略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



杨  谨 教授

图片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癌症中心主任

肿瘤精准研究中心主任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委会乳腺学组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分会常务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西安市癌症康复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

美国马里兰大学Marlene and Stewart Greenbaum 肿瘤中心访问学者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

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奖2项,高校科技进步奖2项

杨谨教授专访视频


CCMTV


2025《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发布,请您介绍本次指南更新的重点内容中HR+乳腺癌更新要点?

杨  谨 教授

图片

2025《CSCO 乳腺癌诊疗指南》中,对于HR+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维持分层治疗原则不变;联合内分泌治疗的优选理念不变以及CDK4/6抑制剂的核心地位不变。因此,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依旧是一线治疗的金标准,只要没有用过CDK4/6抑制剂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考虑诊疗方案时首选、优选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


2025《CSCO 乳腺癌诊疗指南》中,对于HR+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更新的内容包括:对于TAM治疗失败及NSAI失败,西达本胺证据级别由1A调整为1B,AI+依维莫司证据级别由1A调整为2A,TAM治疗失败及AI治疗失败,基于INAVO120研究及产品适应症的获批,Ⅱ级推荐中新增伊那利塞+氟维司群+哌柏西利方案。AI失败及CDK4/6抑制剂治疗失败分层:基于CapiTello291研究,Ⅲ级推荐中新增卡匹色替+氟维司群方案。


CCMTV


类创新药库莫西利胶囊(TQB3616)联合氟维司群治疗内分泌经治的HR+/HER2-晚期乳腺癌的Ⅲ期研究最新成果带来新的治疗策略。您认为将对HR+乳腺癌治疗领域具有怎样的意义?

杨  谨 教授

图片

库莫西利胶囊(TQB3616)是一种新型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4和6(CDK2/4/6)抑制剂,它不仅对CDK4/6有显著抑制效果,还特别增强了对CDK2的抑制活性,其多靶点的抑制能力有望克服目前CDK4/6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耐药性问题,为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我们中心前期参加了TQB3616联合氟维司群、联合AI的一系列临床研究,中心里很多患者整体治疗时间已达到两年半甚至三年,显示出该药物非常积极的效果。


TQB3616-III-01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库莫西利联合氟维司群对比安慰剂联合氟维司群在内分泌经治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库莫西利联合氟维司群的中位PFS为16.62个月,较对照组PFS延长9.16个月;库莫西利联合治疗将疾病进展/死亡风险降低64%(HR=0.36,P<0.0001)。ORR达40.21%,显示出明显的OS获益趋势。安全性方面,库莫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多数为1-2级,易于管理,≥3级骨髓抑制等血液学毒性小。由此可见,我国国产原研的新型CDK2/4/6抑制剂库莫西利联合疗法,未来将为我国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有助于改善这部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CCMTV


对于HR+乳腺癌方面,近年来研究进展不断涌现。您认为未来还有哪些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杨  谨 教授

图片

HR+乳腺癌是占比最高的亚型,达60%-70%。随着晚期治疗方案的成功,很多方案必将进一步探索在早期领域的应用。CDK4/6抑制剂在早期高危HR+/HER2-乳腺癌辅助强化治疗中地位已确立,且这种获益从最初的绝对高危人群正进一步扩展到中危高危患者群体。今年St.Gallen投票中,很多关于HR+/HER2-早期乳腺癌治疗的选择都聚焦于这类人群。基于NATALEE、MonarchE等Ⅲ期临床研究数据,CDK4/6抑制剂可显著改善高危患者的无浸润性疾病生存率(IDFS),如MonarchE研究中增加阿贝西利的5年绝对获益为7.6%,NATALEE研究中瑞波西利的绝对获益为4.9%。相较于传统化疗方案,CDK4/6抑制剂治疗体系展现出精准靶向治疗机制、口服给药模式提升治疗依从性、通过严格风险分层筛选适用人群等三大核心优势。但NATALEE和MonarchE临床研究中不同药物在给药周期及适用人群界定标准不同,如临床研究人群特征并不完全一致,这需要在后续个体化治疗方案中进一步考量。今年St.Gallen共识中,国外学者也提出了相应个体化治疗基础,针对这类患者要选择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结合解剖学结构和生物学行为的患者进行个体化辅助强化。在中国存在大量高风险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部分患者已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长达2-3年,临床考虑这类人群未来是否需要在远期复发风险中加入CDK4/6抑制剂进行治疗。


目前CDK4/6抑制剂术后辅助强化治疗对患者早期复发风险尤其是远处转移的明显下降优势,但HR+/HER2-早期乳腺癌一半的风险在5年之后(包括5-10年),除了延长治疗策略,是否可通过个体化方式如液体活检、ESR1突变检测等进一步降低远期复发风险,未来究竟是延长治疗时间、增强治疗强度还是两者同步进行,国际上很多大Ⅲ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虽尚无定论,但仍待深入研究和探讨。


CCMTV


随着2025 CSCO 乳腺癌指南的发布,您认为如何将临床研究表现较好的循证医学证据落地到临床实践中,转化为中国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改善?


杨  谨 教授

图片

HR+/HER2-的晚期乳腺癌的循证医学证据日益充足,特别是在精准诊断方面。国家医疗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指出,所有接受HR+/HER2-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在接受系统治疗前需进行靶向、免疫治疗等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乳腺癌作为实体瘤精准治疗的先行者,其抗HER2治疗已在中国树立标杆。国内病理检验平台对乳腺癌HER2扩增的检测质控良好,成为实体瘤排名第一的检测靶标。然而,仅检测HER2扩增是不够的,如今年中华病理学会公布的更新中强调,对于HR+/HER2-的晚期乳腺癌,在首次复发后应尽早实施PIK3CA/AKT1/PTEN检测,实现“检测先行”,以便临床医生及早对患者进行分层,帮助患者从精准治疗中获益。


今年CSCO 指南中,HR+乳腺癌治疗策略有细致分层,一线治疗虽仍将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作为首要推荐方案,但也加入了其他联合治疗方案;对于CDK4/6抑制剂治疗进展后的二线治疗策略,指南结合我国药物可及性、患者分层和疾病特点,推荐了更精准的治疗方案。整体而言,治疗过程中需重视患者个体化治疗,综合考虑药物疗效、安全性、耐受性及患者经济状况制定方案,并定期监测评估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CCMTV肿瘤频道视频号已上线!

带您洞察肿瘤前沿资讯
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图片

发送
CCMTV肿瘤频道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