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周承志教授专访 | 详解CameL-sq研究如何重塑晚期肺鳞癌治疗格局
CCMTV肿瘤频道 1945次浏览
2025-04-16
图片
引言

近年来,肺癌的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免疫治疗的兴起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在众多研究中,CameL-sq研究作为一项重要的Ⅲ期临床试验,聚焦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其研究成果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展现了巨大潜力。本次欧洲肺癌大会(ELCC)大会公布的5年总生存(OS)数据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

值此重要时刻,CCMTV肿瘤频道特别邀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承志教授进行专访,围绕CameL-sq研究的主要成果、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与预后的关系、肿瘤呼吸病学对免疫治疗相关肺炎的管理策略,以及呼吸科在肺癌精准诊疗中的经验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优化和生存改善。本文整理访谈精要如下,以飨读者。

图片

周承志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导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临床诊疗部部长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癌学组副组长

中国呼吸肿瘤协作组(CROC)秘书长兼青委副主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肿瘤重症专委会主委

第二届“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肺癌领域杰出贡献奖”

第五届“羊城好医生”

第一届“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

第一批广东省医师协会“名医绝技”

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发表“重症肺癌”“肿瘤呼吸病学”等理念

第一版“重症肺癌国际共识”“肺癌合并COPD诊疗国际共识”

Q1

CameL-sq研究是一项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NSCLC的Ⅲ期临床研究。本次ELCC大会上,CameL-sq研究5年OS结果重磅公布。能否请您解读该研究主要结果,以及这对晚期鳞状NSCLC患者的治疗有什么临床价值?

对于晚期鳞状NSCLC患者来说,延长生存期是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过去想要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存在较大难度,但随着药物研发力度的加大和免疫治疗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免疫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部分患者甚至实现了临床治愈的效果,总体五年生存率得到显著提升,“临床治愈”成为越来越多晚期肺癌患者能够实现的目标。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使“临床治愈”这一目标成为可能,这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大的意义。

CameL-sq研究是一项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NSCLC的随机、双盲、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去年ELCC大会公布的4年OS率为33.9%[1],而本次ELCC大会上公布的5年OS结果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组的5年OS率为27.8%(对照组为12.5%)[2],表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在晚期鳞状NSCLC的治疗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患者生存突破5年,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晚期鳞状NSCLC治疗中的有效性,为免疫治疗在晚期鳞状NSCLC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有助于推动免疫治疗在该领域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让更多患者能够受益于免疫治疗。

Q2

CameL-sq研究中亚组分析发现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这一皮肤不良反应与患者更好的生存正相关,且不受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PD-(L)1表达的影响,请您谈谈皮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

我们知道,抗肿瘤治疗可能会引起irAE,RCCEP作为一种典型的irAE,是卡瑞利珠单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CameL-sq研究中的亚组分析发现,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发生RCCEP的患者,相较未发生的患者,具有更显著的生存获益(中位OS 34.3个月 vs 13.1个月,HR =0.44)[2]这预示着出现RCCEP的患者使用卡瑞利珠单抗的疗效可能更好,并且相较未发生RCCEP的患者存在具统计学意义的差别[图1]

图片
图1: 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发生RCCEP的OS比较

以上表明,RCCEP与患者更好的生存存在正相关系,这提示我们RCCEP可能作为潜在的提示患者生存预后的指标。而皮肤irAE的发生可能是免疫系统被激活的一个外在表现。当免疫系统被激活时,治疗药物可能导致皮肤等非靶器官出现不良反应,另一方面可能会对肿瘤细胞产生攻击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出现RCCEP等皮肤irAE可能提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较为强烈,进而与更好的生存预后相关联,且这种生存获益独立于PD-L1表达[2],不过,这种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图片
图2: RCCEP发生与不同PD-L1表达水平患者生存的比较
Q3

基于您团队提出的“肿瘤呼吸病学”概念,请您谈谈如何指导CameL-sq研究中免疫治疗相关肺炎的管理?

肿瘤呼吸病学是大家近几年比较关注的话题,包括十年前提及的“癌肺同治”以及当前免疫药物治疗肿瘤所引起的肺损伤(比如“免疫治疗相关肺炎”)。近两年,大家发现以肿瘤治疗导致肺损伤为诱因导致的肿瘤相关肺损伤、肿瘤相关肺血管病以及治疗后导致肺部感染等问题组成了“肿瘤呼吸病学”的研究内容,肿瘤呼吸病学的概念涵盖范围较广。在CameL-sq研究中卡瑞利珠单抗引起的RCCEP较为常见,而相对其它PD-1/PD-L1抑制剂,由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引起的肺炎发生率是比较低的,这个结果是比较好的。RCCEP基本为1-2级为主,极少出现3级以上的RCCEP,而严重级别的肺损伤可导致五级致死事件。基于肿瘤呼吸病学的理念,我们应强调对免疫治疗相关肺炎的早期诊断和干预,让患者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实现生存获益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以肺部并发症为代表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以减少对患者生命的威胁。

Q4

呼吸科在肺癌的诊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您结合呼吸科的特点谈谈肺癌的精准诊疗、个体化治疗,并分享相关经验。

过去我们认为,呼吸科往往是肺癌患者的首诊科室,在肺癌患者的诊断以及并发症处理这两个环节承担着重要的角色。随着肿瘤疗效的不断提升,以及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出现,呼吸科医生逐渐参与到这两个环节中间的肿瘤治疗环节。新环节的参与是基于应用新型药物治疗引起的并发症,尤其常见于肺部,而我们在处理肺部不良反应上也具备“呼吸科”的优势。
同时,我们需强调“癌肺同治”,只有对肺癌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既要重视抗肿瘤治疗,也要重视患者呼吸系统为代表的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才能真正让肺癌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总结

基于CameL-sq研究数据,以卡瑞利珠单抗为代表的国产创新药为中国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显著生存获益,同时推动了免疫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的规范化应用。未来,随着免疫治疗研究的深入,优化疗效与安全性的平衡、探索更精准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加强多学科协作,将是进一步提高晚期肺癌患者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2024 ELCC abstract 62P.

2. 2025 ELCC abstract 12P.




图片

汇集最新最全的肿瘤资讯
欢迎加入CCMTV肿瘤医生群!

发送
CCMTV肿瘤频道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