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6年6月6日,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力争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与居民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
在我国目前大医疗环境下,实现家庭医生最紧迫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家庭医生是在为分级诊疗做服务么?家庭医生来了,真的能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带来转机么?而真正让家庭单位信服、达到签约率的核心又是什么?……无论如何,家庭医生真的要来了,家庭也好、医生也罢,你准备好了么?
名家观点
-
徐勇:家庭医生的执业标准和规范培训有待加强
“全科医生”被看作是水平偏低的医生,其实不然。这是需要不同结构来支撑的专业,他的知识结构应该是更全面
-
张雁灵:人才紧缺是我国推行家庭医生制度最大的问题
国家卫计委和国务院提出要推进全科医生的培训,加大培训力度,同时推进家庭医生服务,以解决当前最突出问题
-
杨勇:提高家庭医生的诊治水平势在必行
家庭医生的推广一定是为分级诊疗做准备,但并没有相应的政策,所有的分级诊疗都需政策、制度进行约束
名家观点
-
王建业:家庭医生制度应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实施
农村、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如何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全面覆盖,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
李汉忠:在中国,家庭医生的实现尚处困境
家庭医生制度最大的问题是:制定家庭医生的执业标准;大规模、广泛的人才培训。培训达标后才能成为家庭医生
-
谢会文:中国实现“家庭医生”任重而道远
2020年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是非常难的事,因为国家目前医疗体制问题,但这条路非走不可!
政策解读

“大医生”落户“小医院” 深圳罗湖推动医疗资源重心下沉
30万元以上年薪!深圳市罗湖区公开招聘优秀全科医生。报名者不乏专家教授,这里就有尹朝霞。令她吃惊的是,当她放弃北京户口和博导资格,决定来到罗湖,很多同行都表示支持:到深圳是对的。
查看更多+
家庭医生上门 医疗资源下沉
这里,没有手术室、实验台,但全科全方位的服务却没少。这里,没有花大价钱才请得起的私人医生,但值得信赖的家庭医生却总被患者“粘着不放”。这里是全国最早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上海。
查看更多+实施案例

福建省上线首个“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平台”
福建省家庭医生签约平台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采用微信、APP等互联网线上签约的方式代替了传统的线下支持签约,实现家庭医生“诊前咨询+诊中治疗+诊后健康管理”一站式移动医疗服务
查看更多+资讯文摘

外媒:中国大医院“压力山大” 或需要更多家庭医生
人口老龄化加快造成相关疾病猛增,中国原本就负荷过重的大型医院因此承受更大压力,急需更多的全科医生。即使仅有一点小病,中国人一般也不会去看家庭或全科医生,而是去大型医院接受治疗。
查看更多+来自家庭的声音

呼唤“家庭医生”全民化早日到来——一个普通人对“家庭医生“的浅思考
全国十几亿人口,要全人群覆盖得要多少家庭医生才能完成这项工作啊!所以,未来,培养家庭医生的医学教育必须赶紧跟上,着重培养一批全学科的医学人才。成为家庭医生后,他们还是要定期接受培训和再教育。
要大量建设社区医院,让人群得到医疗服务的行车距离在十分钟之内。
所有家庭医生纳入社区医院管理。
所有家庭医生的服务纳入医保。
社区设立较为齐全的检查设备,比如验血、量血压血糖、心电图、B超等,让更多小病人群不用去大医院排队挤占稀缺的专业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