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内打开 LIVE ERA|许涛教授:中国之声 “肾”切著明
LIVE ERA|许涛教授:中国之声 “肾”切著明

2023ERA中国之声


当地时间6月15-18日,2023年第60届欧洲肾脏协会年会在意大利米兰顺利召开。时隔三年,盛会重启,来自全球各地的9000多名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汇聚一堂,共话肾脏疾病领域最新进展。

其中,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许涛教授,也在本次大会上展示了钙激活氯通道蛋白1相关的研究内容。我们特别邀请许涛教授,针对本次大会收录的报告内容以及中国腹透治疗的现状和前景,进行深度讲解和分享。


Q
&
A

Q1

陈香美院士在去年公开披露,至2021年12月,中国大陆的血透人数为74.9万人腹透人数为12.6万人,腹透占整个透析患者的比例不到15%。您认为影响腹透在中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您如何看待居家腹膜透析的前景呢?


许涛  教授


刚才主持人也提到了腹透的患者在整个中国透析患者的占比其实不到15%,影响我们腹膜透析的因素首先,我们知道腹膜透析是居家治疗,病人进行在医院里面开腹或者腹腔镜,还有赛丁格尔穿刺的手术以后基本上就可以在家进行自行的腹膜透析的交换,包括用机器来治疗。在目前,这样居家治疗的模式其实是国际和中国都推崇的一种治疗方式,因为它可以减少医院机器的花费、人力的消耗以及财力的损耗,是非常有前景的一种透析方式,也可以给政府和病人家庭减少花费。但是目前的发展之所以比较缓慢的原因,主要还是跟以下几点相关:


公众认知有待提高

首先,患者,包括我们医生对于腹摸透析的认知还有待于提高。当然,跟媒体的宣传跟宣教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血液透析先进入到中国透析患者人群中,无论重患者还是医护,接受血液透析要比接受腹膜透析的认知要更早,这样积累下来大家首选就会选择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起步较晚

第二,由于血液透析开展的早,在每个医院里面都设有透析中心。集成化的透析中心在前几年随着透析中心的逐渐扩大,透析人群也是在逐渐的积累增大。中间也跟国家在2010年把尿毒症进入到大病医保范畴有很大的关系。进入大病医保以后,政府cover了70%到90%的透析花费,使得很多血透病人的自费费用变得非常少。政府经济的支撑使得我们医院、个人还有家庭都得到了受益,血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腹膜透析本身进入到中国就比较晚,另外包括一些先进的腹膜透析液,像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中性腹膜透析液进入到我们国家也是最近一年的事,这就制约了腹膜透析的发展。也就是说整个透析液进入中国比较迟,也限制了咱们腹膜透析人群的增加。


专职医护指导有限

第三,腹膜透析说是居家治疗,其实也是需要家庭和患者,包括跟医护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和配合的过程。我们腹透的专职医生和护士对于患者的居家指导其实是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看来,国家、医院层面目前给专职医护的支撑有所欠缺。很多医护进行宣教、家庭随访指导等,都是没有相应报酬的。也就是说,靠着医护的情怀来奉献和帮助病人进行良好的居家治疗,这样也限制了医护的积极性。我认为这一点也是限制我们腹膜透析发展的一个因素。当然随着我们国家对于腹膜透析的重视,政府包括整个上海都在推行腹膜透析的随访、远程管理的收费,这样也可以大大的激发医护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更好的让患者获得医护的指导和更好的医疗保障和服务。以上三个方面我认为是限制中国腹膜透析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居家腹透未来展望

既然发现了问题,我们的国家、政府和医护也都看到了问题,也都在积极的解决问题。香港地区就把腹透作为首要发展的透析方式,他们提出pd first,也就是说,腹透患者是作为首选的一种透析方式。那么整个香港地区腹膜透析占透析的人群大于75%。对于大城市的腹膜透析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好的表率。上海类似于香港这样的超大城市,它人口众多,我们也可以借鉴中国香港腹透的政策来推进我们腹透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保障我们中末期肾病患者得到非常好的治疗,这样也能减少国家、家庭和个人的花费。

Q2

我们注意到您在2023ERA大会上分享的主题是钙调氯离子通道ANO1相关的研究,您能为我们简要介绍下研究的结论以及如何应用于临床吗?


许涛  教授


在这次2023ERA大会上,我有一篇口头报告。这篇报告主要是关注我前期的对于多囊肾的基础研究,作为Focussed Oral进行大会的宣讲。


大会报告研究内容

我们研究发现,ANOI在多囊肾发展中起到抑制剂的作用,可以阻止它的发展。ANOI是氯离子通道的拮抗剂,在多囊肾的研究中发现,ANOI在多囊肾的肾小管和囊肿中是高表达的。如果抑制了多囊蛋白衣,这样就可以阻止多囊肾的发生和发展。大家都知道多囊肾是肾内科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它的发病率其实是超过了千分之一,由于遗传性疾病在基因pkd1、pkd2突变的基础上造成的,最后发展到肾衰。整个过程中,大家也都知道多囊肾的患者由于肾囊肿的逐渐增大,把整个腹腔的体积占得非常大,病人也是非常痛苦,到了60岁以上,有50%的患者进入到中末期肾衰,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是非常严重的一种肾脏遗传性疾病。如果我们能够阻止囊肿的增大和囊液的分泌,同时延缓它进入到尿毒症透析,将会给患者带来福音。我们研究发现,ANOI的拮抗剂可以阻止囊肿的增大和囊液的分泌,从而延缓肾衰的进展。这是我们治疗的新靶点,在基因治疗中,如果能够找到靶点,可以和药物所进行合作、开发,将会有一定的临床的推广价值。


成果转化推广应用

我们现在知道在FDA批准的,也就是在美国进行发明的托伐普坦,也就是V2受体拮抗药,现在已经是作为多囊肾治疗的非常重要的药,我在读研究生期间也参与了托伐普坦的一些临床实验。我知道新药的整个筛选在临床实验再到临床的推广是有非常长的路要走,我们的研究只是为开发新药做了一些基础研究的铺垫,下一步我希望我们的成果能够转化,和药物所的科学家一块合作争取把药物早日推到临床,给患者带来福音。

许涛    教授

图片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腹透中心主任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美国梅奥诊所访问学者

上海浦江人才获得者

上海医学会腹透学组委员

上海中西医结合血液净化专业委员

上海交大医学院班导师

JASN中文青年编委;Renal Failure杂志审稿人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基金1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参编著作3部

非常感谢许教授的精彩分享。以上就是本期CCMTV纵横之2023ERA中国之声特别报道的全部内容,更多大会相关学术资讯,敬请关注CCMTV临床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