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家视角 TCP课堂 学术瞭望 精彩赛事
上线时间:2021-06-01 时长:00:03:51
梅恒:rhTPO Vs 艾曲波帕头对头研究解析和意义
11848 该视频版权归CCMTV所有

梅恒

梅恒 医学博士 教授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担任中华血液学会血栓与止血学组秘书、中国老年血液学会常委、中国实验血液学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细胞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华内科学会青年委员,Current Medical Science、《血栓与止血学》杂志编委。主要从事血液肿瘤及出凝血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5项,在JBC、Biomaterials、Am J Hematol、Br J Haematol等杂志第一及通讯发表SCI论文2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承担CAR-T治疗等国内外临床试验6项;参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参译《威廉姆斯血液学》。


标签: 艾曲波帕 科室: 血液科

近年来,ITP治疗药物不断推陈出新,临床医生非常关注ITP二线治疗中TPO及其受体激动剂如何选择的问题,因此,胡豫教授团队从全国筛选出五家医院进行rhTPO与艾曲波帕的头对头研究,治疗周期为14天,探讨这两种药物在中国成人ITP患者中的疗效对比。 从既往研究数据来看,2004年赵永强教授团队牵头的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1]显示,慢性难治性特发性ITP患者接受14天治疗后,rhTPO(特比澳™)能够使血小板计数升高至77×109/L;另一项艾曲波帕临床研究显示,约80%ITP患者血小板计数升高>50×109/L;因此,到目前为止,这两种药物孰优孰劣并没有定论,但初步可以看到,rhTPO升高血小板的速率以及水平更高。 梅恒教授认为,这可能与艾曲波帕初始剂量不足有关,艾曲波帕初始剂量为25mg/d,由于个体体重差异,可能存在剂量偏小的问题,但提高剂量后又将面临药物安全性问题。为避免上述问题出现,该项研究采用优化分组设计,目前已接近半程,将在年底得出结论。